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野山雞“啄”開致富門

   日期:2016-06-0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3    評論:0    

說起農村養殖,大多數人想得最多的就是豬、羊、牛等,可隨著社會進步,新時期的農民已不再拘泥傳統,什么興起養什么,什么賺錢養什么。這不,黔江區石會鎮青山村4組貧困戶張世偉就在家里養起了野山雞。

  6月3日,記者走進張世偉的野山雞養殖場,聽他講述了他的脫貧之路。上午,當記者來到張世偉家時,他和他的母親李文冬正在給雞群喂食。只見棚內滿是體格健壯、羽毛艷麗的野山雞,它們有的在悠閑啄食野草,有的在打鬧嬉戲,給寂靜的山野增添了一抹靚麗的風景。

  “以前,辛勞一個月只夠吃”

  今年38歲的張世偉是青山村的貧困戶,去年年底剛脫了貧。如今,家里就他和母親生活,母親身體不好,長期需要藥物維持,雖然脫了貧,可日子過得并不寬裕。

  “要不是因為拖病人,我們這個家庭怎么會窮到這個地步。”說起貧困原因,母親李文冬紅著眼眶激動地告訴記者。1982年的某一天,張世偉的父親上山砍柴不小心摔下山,從此家里的頂梁柱長期癱瘓在床。那時,張世偉5歲,她的妹妹才5個月大,整個家庭的重擔全壓在母親李文冬的肩上。

  “那時候,張世偉也經常生病,我一個人做來三個人吃穿用,基本上一個月只夠吃,根本沒得多的。”李文冬說,長期的勞累,以至于她現在也落下了一身病。2000年,張世偉去廣州開始打工,2015年父親去世,為了照顧母親,他決定回到家鄉發展。

  回家后,很長一段時間,張世偉并沒有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后來,在駐村扶貧隊的幫助下,他決定自主創業。通過看電視和上網了解到關于養殖野山雞致富的信息,他就多方求教,并購買了相關書籍,在打聽好了養殖野山雞的市場行情后,買了100只野山雞,決定在自己的院落里養一些試試。

  “現在,開始有了存款”

  “剛開始沒經驗,不敢多買,邊喂邊總結、學習。”剛開始,張世偉也遇到不少難題:山雞飛走了、生病死了、養殖場溫度太低等等。但是通過摸索與總結,張世偉很快就掌握了野山雞的生活習性,飼養的成活率比較高。

  除了摸透野雞的習性和環境,張世偉還自學養殖技術。他告訴記者,為了做好防疫,他多次向畜牧站的專家技術人員請教。養殖場還結合實際,針對野雞制定了一套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堅持每天早晚深入棚舍,觀察雞群的精神、采食、飲水和糞便狀態,仔細聽雞的呼吸聲、叫鳴聲。

  “去年的100只野山雞雖然有所損失,但是在政府的幫助下銷量很好,所以我用賣的錢買了今年的雞苗,不怕沒得存款。”張世偉說,在政府的大力幫扶下,他也沒想到在一年內用100只野山雞就改變了以往貧困的面貌。

  去年的100只野山雞讓張世偉嘗到了甜頭,同時也對脫貧有了信心。他有了主動脫貧的志氣和干勁十足的精神,石會鎮政府和幫扶部門多次找到張世偉,鼓勵他更新觀念,結合實際,多方尋找脫貧致富路子。通過發展,在原有基礎上,他擴大了養殖規模,今年又養了300只。

  “以后,信心滿滿”

  在交流中,張世偉告訴記者,野山雞與家養雞的主要區別是肉質細膩,高蛋白低脂肪,養殖過程中比家雞吃得少,再加上平時他們喂的都是糧食和蔬菜,屬于健康環保的東西,符合現在人的健康要求,因此備受市場歡迎。

  張世偉的野山雞養殖場正在一步一步發展起來,附近很多村民也都對此動了心。“經常有村民過來看我這個野生雞養殖場到底怎么樣,我也很樂意給大家傳授經驗。”張世林說,只要自己能把野山雞發展成功,周圍村民想要養殖的,他都全力支持。

  “我準備去買個孵化機,以后自己孵雞苗,這樣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周圍想要養殖的村民。”說起未來的打算,張世偉信心滿滿地說,既然已經走上這條養殖路,他就有信心把這條路走好。

  目前,張世偉正在擴大養殖規模,并致力于將這個特色養殖業在當地推廣開來,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他希望有朝一日,野山雞能走進千家萬戶,像飼養家雞一樣普及,對這個特色養殖業的發展前景,他充滿了信心。

  記者手記:一個人精神上的貧困遠比物質貧困更可怕,如果貧困村民缺乏主動脫貧之志氣,長期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那么脫貧之路何時是頭?好在,像張世偉一樣從思想上意識到要主動脫貧的貧困戶是多數,他們有著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有著致富的辦法和精神干勁,脫貧致富已不再是難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