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川成都龍泉驛枇杷種植戶遭遇大減產

   日期:2016-05-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5    評論:0    

眼看著枇杷的市場價格漲到了每斤20-30元,擁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的龍泉驛果農,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年前的花腐病以及年后的霜凍災害,造成枇杷嚴重減產,原本還應在采摘的枇杷林,已無果實可掛枝頭。

  果農的損失有多嚴重,農業保險對減輕災損是否發揮了作用?5月25日,川報觀察記者趕赴龍泉驛就此展開調查。

  減產減少了供應

  為什么沒有賣出好價錢?

  龍泉驛種植水果近20萬畝,枇杷林占了四分之一強,其中最核心的種植區域位于素有“四季花不斷,八節佳果香”之稱的柏合鎮。

  記者抵達該鎮農工村后,放眼望去,從平壩到山區,栽種的枇杷樹郁郁青青。村民說,不應該只有綠色,要在去年此時,林間還掛著黃燦燦的枇杷果。

  “早就賣沒了,產量低得很,錢都讓外來的枇杷給賺了。”種植大戶李先平一臉不悅,他家15畝枇杷林只收入1萬多元,僅相當于去年的七分之一。

  農工村種植枇杷5000余畝,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接連遭遇的兩場災害,造成了這次大規模減產。

  “去年11月前后,花腐病泛濫,爛花、落花,真令人心疼。”據村主任張文香介紹,花腐病影響坐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減產。

  這還不算完。2016年1月22日—24日,一場強降溫天氣席卷龍泉驛,將當地的最低氣溫逼至歷史極值。“柏合鎮的溫度達到零下5℃,超出了枇杷的耐寒極限。”張文香說,那個時候果農就預料到收成將大打折扣。

  第9小組村民劉元金種了30多年枇杷,追溯遭遇過的類似極端天氣已是1981年的事了。霜打在小指大小的果實上,劉元金郁悶地一天沒說幾句話。

  很多人感到不解,枇杷減少了產量,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為什么還沒賣出個好價錢?“果核凍死了,個頭長不大,既不好吃又不好看。”劉元金說,減產與品質降低是同步發生的,“以前賣的五星枇杷像雞蛋大小,今年是鵪鶉蛋模樣,還是個壞的,怎么賣得起價?”

  去年批發價10元起步,今年只有3元。有一家北京網商長期跟農工村合作,張文香告訴他今年品質不好,這個網商起初不相信,專程趕到村上試吃,果然搖搖頭就走了。

  每畝獲賠570元

  賠付標準是什么確定的?

  早早結束了銷售季,村民都在等一件事情,理賠。

  從2012年開始,柏合鎮就動員果農購買政策性農業險,農工村的投保率在90%以上。投保這一險種每畝每年120元,成都市的政策是,市級財政承擔50%,區(市)縣財政承擔25%,農戶承擔25%,即農戶每畝承擔30元。

  為了鼓勵農民參保,龍泉驛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補貼標準。“農戶以合作社形式購買保險,每畝只要支付3元,以單戶投保,每畝12.5元。”龍泉驛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譚金文說,這一舉措大大調動了農戶的投保積極性。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龍泉支公司是承保方,其三農業務部經理吳德林多次到受災鄉鎮踏勘,已會同鎮村負責人和農業專家確定了災損。他給出了農工村的賠付標準:每畝570元。

  這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吳德林說,受災發生時果實所處的生長階段不同,保額也不同。“兩次災害都發生在開花坐果期,開花坐果期每畝的保額是1200元,經過災損評估確定賠償比例為50%。”他說,扣除免賠部分,每畝的賠付額度是570元。

  也有農民不解,一畝地正常收益在萬元左右,為什么才賠了不到600元?譚金文解釋說,政策性農業險保障的是農藥、化肥等物化成本(人工成本除外)而非種植收益,“說白了,就是在受損后把農民投入進去的賠付回來,起到托底保本的惠農作用”。

  劉元金說,一畝投3元理賠回570元,確實給了果農安慰。

  據吳德林透露,此次賠付涉及龍泉驛10個鄉鎮,每個受災村的賠付金額因受災程度而有差異,總體賠付規模將超過1600萬元,“創了龍泉驛推廣政策性農業險以來的賠付紀錄”。

  “預計明年的投保率將達到100%。”張文香表示,沒有嘗到甜頭的果農肯定不會再錯過。

  探路水果目標價格指數保險

  能夠保障果農的種植收益?

  政策性農業險只能起到托底作用,龍泉驛已在探索試點保障水果收益的目標價格指數保險,作為試點區域之一的農工村果農因而有望就此進一步減少災害損失。

  “最早的探索是從葡萄目標價格指數險起步的。”吳德林說,這個險種的具體賠付方式是:當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保險公司給予差價賠償。

  去年,中國人保龍泉驛支公司與試點的3000畝葡萄基地約定了2.5元的目標價格,每畝產量確定為2000斤、最高保額5000元。當年市場平均價格是2.4元,每畝給予了果農200元的賠償。

  今年4月,中航安盟產險四川省分公司與龍泉驛簽訂合作協議,承保農工村3200多畝枇杷種植地的目標價格指數保險。

  據譚金文介紹,參保果農達到近700戶,雙方約定的價格是,大棚種植的枇杷每公斤20元、露天種植的每公斤10元,兩者賠付依據的產量分別是800斤、700斤。

  市場價格是否低于上述約定價格,便成為農工村果農能否拿到賠付的關鍵。“這個采集工作由區價格認證中心獨立完成。”他說,承包期內(大棚枇杷4月20日—5月4日、露天枇杷5月1日—5月30日),價格認證中心每周都要派人到農工村采集交易價格,最后綜合起來測算平均價格。

  預計本月底,平均價格將被測算出來。從譚金文掌握的情況看,果農獲得賠付的可能性較大。據悉,龍泉驛試點的水果類目標價格指數保險,政府承擔了85%的保費支出,農戶自籌比例為15%。以露天枇杷為例,農戶支出的每畝保費是47.25元。

  譚金文認為,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的探索,是要破解當前水果種植面臨的一大困境:價格一高,農戶盲目跟風種植,但實際收益并不高;枇杷一低,農戶收益受到影響,種植積極性又下降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