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滕州市春季馬鈴薯集中上市的季節,然而在龍陽鎮,馬鈴薯收獲卻已接近尾聲,這一切皆源于該鎮早播種、早上市的種植模式,而這種模式讓龍陽馬鈴薯具備了價格優勢,也讓龍陽種植戶的收入高出其他產區許多。林村村民林堂告訴筆者:“我今年種了10畝馬鈴薯,平均下來,每畝收入能達到1萬元。”
近年來,龍陽鎮依托本地特殊的水土、氣候資源條件,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馬鈴薯種植,鎮農技部門加強技術指導,大力推廣溫床育苗、兩膜三膜大棚覆蓋技術,使得龍陽鎮馬鈴薯生產較其他地區種植早、上市早,導致價格高、效益好。據了解,今年全鎮馬鈴薯種植面積有3萬畝,其中三膜種植面積4000畝,兩膜種植面積2.5萬畝。閆莊村村民朱傳勇高興地說:“我4畝多地全部種的是三膜馬鈴薯,立春前后開始種植,到“五一”前后基本上就賣完了,每年畝收入都能達到1萬元,今年更好,能超過12000元。”
除了上市早,龍陽馬鈴薯的另一優勢就是品質好,而這則得益于多年來龍陽鎮嚴格落實標準化生產。該鎮建立了農業投入品準入、農藥銷售使用、標準化基地管理等制度,制定了標準化生產規程,成立了農業執法中隊,嚴格監管種子、農藥的銷售使用,定期開展農資市場清理整頓,在標準化生產基地實行統一技術培訓、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田間管理、統一包裝銷售,切實做到了標準統一,產品安全。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做到了生產有記錄,管理有檔案,上市先檢測。鎮政府投資20萬元,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對產品進行不定期抽檢和上市初檢,落實了以地塊為單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為馬鈴薯上市筑牢第一道防線,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建立健全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推廣應用脫毒良種、秸稈反應堆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黑光燈、黃板生物制劑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開通了農技110,建立網上專家遠程視頻咨詢,定期舉辦農業科技培訓班,使基地生產始終處于領先地位,不斷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建設幸福龍陽,就要發揮龍陽特色,馬鈴薯就是龍陽鎮一大特色,目前已有‘瑞陽’、‘滕陽’等多個品牌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認證,受到全國各大市場的青睞,我們就是要做大做強這一產業,讓馬鈴薯托起群眾的幸福生活。”說起幸福龍陽建設,龍陽鎮黨委書記宋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