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做品牌農業,再搭上互聯網+的風口,是當前海南農業的出路和未來。”這一認識已成為海南一些新職業農民實踐的方向。
5月20日下午,一架海航787客機的貨倉載滿產自海南的新鮮荔枝,起飛前往北京。依靠生鮮電商與快速的物流網絡,新鮮的“妃子笑”從枝頭直達消費者餐桌最快只需兩日。在返鄉創客陳統奎看來,“包飛機賣荔枝”意味著自己打造的“互聯網+品牌農業”事業又前進了一步。
陳統奎是一位“80后”海南返鄉青年, 2012年從上海回到家鄉海口火山村,成為一名“新農人”。2014年,陳統奎創立了“火山村”荔枝品牌,帶領返鄉大學生團隊,出售村里不使用化肥、不使用除草劑、不使用農藥的古法種植荔枝。
【同期】(火山村荔枝創始人 陳統奎)
“妃子笑”這個品種其實是廣東的品種,但是我們拿到海南來種,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早熟,第二個特點是我們種在了火山村,它就有礦物質,火山的礦物質,第三個我們用自然農法,轉型自然農法,今年我們做到了零農藥、零化肥、零除草劑。
【解說】 陳統奎認為,幫助農民致富,打造“品牌”是根本,而“互聯網+”則是重要手段。一方面,他通過火山村產地信息、健康生活觀念和友善耕種等概念打造“綠色無公害”的有機農業品牌,另一方面,積極擁抱互聯網每一個分散的入口。陳統奎創立的“火山村”荔枝品牌通過互聯網各大電商平臺銷售,每斤售價可超過60元,遠超普通荔枝價格,但依然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同期】(火山村荔枝創始人 陳統奎)
因為互聯網的特點叫,每個入口都很小,因為它去中心化,又是多中心主義,所以我們現在是擁抱每一個入口,每一個營銷的機會。每一個營銷的入口我們都來合作,最后就累積起來,就有很大的一個影響力。
【解說】“互聯網+農業”需要產業的深度融合。在5月20日舉行的荔枝包機首飛儀式上,參與方不僅包括荔枝生產商,還包括政府部門、電商銷售終端、航空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的各方代表。
海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副調研員雷振宇表示,海南省商務廳大力推動海南原產地品牌化,大力支持生鮮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目標是讓“互聯網+品牌農業”起飛。
據了解,海南重視“互聯網+農業”發展,自2015年5月以來,已陸續啟動10個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旨在用“互聯網+”的理念、思維、技術貫穿農業全產業鏈,發揮產業綜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