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補償機制建設加快生態保護補償力度“加碼”

   日期:2016-05-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4911    評論:0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的《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提出從三個方面籌措資金,加大保護補償力度。

  我國未來將抓緊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明確補償原則、補償領域、補償范圍、補償對象、補償標準、權利義務、考核評估、責任追究等。根據條例實施情況,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法。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印發《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鼋∪鷳B保護補償機制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補償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跨地區、跨流域補償試點示范取得明顯進展,多元化補償機制初步建立,基本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5月17日表示,目前,我國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基本形成;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不斷完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全面實施;濕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正在積極探索;新安江等跨流域跨區域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穩步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保護工程順利實施。

  不過,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總體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生態保護補償的范圍偏小、標準偏低,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機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行動的成效。

  加快推進生態保護補償法制建設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利益關系比較復雜,補償工作起步較晚,對補償規律認識還不夠,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補償制度化和法制化。

  《意見》提出,將試點先行與逐步推廣、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有機結合,大膽探索,穩步推進不同領域、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開展生態保護補償重大問題研究,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

  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在《意見》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明確補償原則、補償領域、補償范圍、補償對象、補償標準、權利義務、考核評估、責任追究等。根據條例實施情況,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法。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生態保護補償的支付主體是生態受益者以及代表受益者的各級人民政府。要將生態保護補償列入各級政府預算,確保補償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完善生態保護成效與資金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對生態保護補償資金使用和權責落實的監督管理。

  加大生態保護補償力度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現有生態保護補償資金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渠道比較單一?!兑庖姟诽岢鰪娜齻€方面籌措資金,加大保護補償力度。

  在縱向方面,中央和地方財政要逐步增加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中央和地方預算內投資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予以傾斜。要完善森林、草原、海洋、漁業、自然文化遺產等資源收費基金和各類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的征收管理辦法,逐步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允許相關收入用于開展相關領域生態保護補償。

  在橫向方面,鼓勵受益地區與保護生態地區、流域下游與上游通過資金補償、對口協作、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等方式建立橫向補償關系。

  在市場方面,發揮市場機制促進生態保護的積極作用,使保護者通過生態產品的交易獲得收益,建立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探索建立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等體系,完善落實對綠色產品的財稅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購等政策。

  將生態保護補償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大多數生態功能區也是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生態問題和貧困問題相互交織。生態保護補償有利于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促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提高保護生態的積極性,恢復和擴大綠色生態空間。

  這位負責人表示,《意見》明確提出,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國家重大生態工程項目和資金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傾斜。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要考慮貧困地區實際狀況,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實施范圍。加大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力度,合理調整基本農田保有量。開展貧困地區生態綜合補償試點,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生態保護人員。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占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補償。

  生態保護補償與生態損害賠償有什么不同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態保護補償是在綜合考慮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和生態服務價值的基礎上,采取財政轉移支付或市場交易等方式,對生態保護者給予合理補償的激勵性制度安排。而生態損害賠償是指違反法律法規,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以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的單位和個人,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制度安排。

  此外,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損害賠償都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制度安排。生態保護補償主體是受益者,而生態損害賠償主體是損害者。生態保護補償通常采取財政轉移支付、政府購買服務或者市場交易等市場手段,讓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而生態損害賠償通常采用生態環境修復、貨幣賠償等方式,讓賠償義務人對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無法修復的,實施貨幣賠償。

  《意見》提出,要創新政策協同機制,研究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生態產品市場交易與生態保護補償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機制。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