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月季洲際大會召開在即,大會核心舉辦地大興區魏善莊鎮因為一朵月季花而嬗變,從一座以“一產”為主的傳統農業鎮成功轉型為擁有5000余畝月季產業園區的月季小鎮。騰退低端、飾以美花,發展高端、串起產業……借力月季大會,“月季小鎮”魏善莊正蛻變為一座新型小城鎮。
三條老舊路變身花間路
大興區曾以西瓜小鎮、濕地生態小鎮而聞名,如今又添一員猛將,“月季小鎮”的成型可稱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亮點。
說起這座小鎮的改變,要先從路網開始。眼下,魏永路、龐魏路、青吳路三條通往“花叢”的道路正在梳妝打扮,迎接本月即將召開的月季界奧斯卡——世界月季洲際大會。這三條路是通往月季大會的三條花間路,魏永路直通月季主題園、月季博物館,現已竣工通車,龐魏路、青吳路也將前后通車。
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原來的道路修建時期較早,路面最窄的地方只有5米寬,行人和車輛只能擠著走。而且這條路在下穿京九鐵路處未設置泵站等自動化排水設施,每逢降水,都需要采取臨時排水措施。此次改建緩解了這些問題。與此同時,在魏善莊的中軸路、東大路、后查路、魏永路、苗圃路、龐安路進行了景觀提升。
從小型農業園到月季公園
其實,道路的改變只是魏善莊轉身的一部分,更多的改變發生在魏善莊的35個行政村里。大會籌備之初,大興區就開始著手規劃和實施“后月季大會”時期規劃。通過土地流轉,魏善莊將13個分散的小型農業園升級改造為綜合性的月季公園,同時在發展月季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發力,實現了月季產業與旅游、文化產業的結合,形成新經濟和消費熱點。
魏善莊鎮被確定為大會核心區,半壁店村就以它的核心地理位置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為了實現月季產業可持續發展,村南1000余畝土地經過統一流轉,引入納波灣月季園與億水陽光古老月季園,發展月季產業,打造月季產業基地,向民俗旅游方向發展,村民逐步實現了增收。
除了兩個月季園區,村內為了發展旅游業引入泰迪低碳樂園,承租村民民居,發展特色旅游業。
搬遷143個村11萬人“上樓”
不僅是半壁店村,更多產業轉型升級的例子在這里上演。而在三年前,這些園區的土地上盤踞著大小不一的工業園區。月季文化園所在的羊坊村,原來是工業大院,如今被綠植和鮮花替代。“魏善莊的北四村工業聚集區約有小散亂污企業148家,按照規劃,騰退后將開展‘綠色空間’項目。”魏善莊工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在大興區城鎮化發展中,空間按照“三城、三帶、一軸、多點、網絡化”布局。目前,月季大會的籌辦和魏善莊鎮改造,為推動南中軸功能承載邁出了重要一步,“一軸”推動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據統計,大興區在城鎮化的開發建設中,全區已累計搬遷143個村,11萬人搬遷上樓。同時,拆除違法建設1100多萬平方米,工業大院和“三場一基地”拆除騰退1000多萬平方米。
“十三五”期間,大興區將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大興新城、亦莊新城、新航城三座高端新城,將區域內14個鎮打造成定位清晰、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功能性特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