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南美小國烏拉圭的藍莓采收季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烏拉圭業內預計,雖然投入藍莓生產的土地有所減少,但今年的總產量要遠高于去年。近幾個月來,由于氣候條件十分有利,在烏拉圭全國486公頃的種植面積上,預計將生產約2500公噸的藍莓。
烏拉圭行業組織——烏拉圭水果種植商和出口商聯盟(UPEFRUY)代表瑪爾塔(Marta Bentancur)在采訪中告訴中國水果門戶,去年整個行業缺少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導致去年的產量出現了明顯下降。
“去年因為我們經歷了一些惡劣的天氣條件,大概只出口了約1700公噸,低于原先估計的數字。整個采收季有很多雨水,而有些企業就是沒有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采收的能力。”
她表示,今年的藍莓季始于8月14日,剛開始的采收量偏小。“十月是一個相對緩慢的一個月,其次是十一月的高峰,然后從12月開始逐漸走下坡路。當智利進入國際市場時,我們就差不多已經完成了我們的營銷活動。”
瑪爾塔表示,由于烏拉圭僅擁有300多萬人口,其生產的藍莓極少供應給國內市場,基本上所有的藍莓在生產時都是以出口為導向。她表示,烏拉圭60%的出貨量都發往歐洲,剩下的則幾乎全部供應給美國。
“我們也向香港和加拿大出口少量的藍莓,但我們的出口比例基本上是美國和歐盟之間四六分。這個數字實際上已經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改變:過去這個比例是反的,美國市場幾乎進口60%。”她解釋說。
目前,烏拉圭正在努力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據悉,國家有關質檢官員將于本月訪問烏拉圭,就烏拉圭藍莓輸華的植物檢疫協議進行談判。
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
縱觀烏拉圭藍莓業,不可否認的是烏拉圭的藍莓種植面積已經下降了有一陣子了。除此之外,藍莓種植商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瑪爾塔對此解釋說,該國的藍莓熱潮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者,他們收購了當地許多小公司,因此種植商的整體數量出現了下降。
“外國投資集中在一些孤立的,較小的領域,比如說一些處理大量出口貨物的包裝廠。正因為此,一些較小的種植商已經消失了。”她說。
“另一個原因是,在烏拉圭南部種植的部分品種不是非常有競爭力。在烏拉圭北部,藍莓季大概在八九月份開始,在十月的前15天有一個很好的出口期,而南部的藍莓季在十一月開始,它們與智利的出口旺季正好撞車,所以價格遠低于在北部——如Santo和Paysandú——種的藍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