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藥發展與應用協會信息傳播工作委員會協調組織的采編活動上海行正式拉開帷幕。活動期間,《中國農資》與10多家行業主流媒體4天參觀走訪了5家農藥企業,走進企業生產一線,在探討農藥行業未來發展之余,零距離感受上海農藥企業從標準生產到精細管理的全過程。
在采訪、調研中記者發現,上海農藥企業在做大做強自身的同時,已經深刻認識到應該從單純追求產品質量過渡到服務先行的發展理念。各大企業在環保綠色投入、技術創新、創制農藥產品研發、服務新型農業主體等環節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與本次活動“傳播農藥行業正能量”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
做深耕國內外農藥市場的“使者”
第一站:上海永遠化工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 保護國內市場
上海永遠化工有限公司作為此次上海行首站,意義非凡。10多家同行的媒體共同見證了一個從業務員到老板、從國內到國外,被農藥界冠以“女神”標簽的上海永遠化工有限公司總裁錢華融會貫通海外市場的創業之路。
上海永遠化工是一家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農藥化工專業公司,公司下轄農藥廠、乳化劑廠、化工中間體生產廠,是國家農藥部定點生產企業,集科、工、貿為一體,專業研發、生產、銷售。產品銷售覆蓋全國,并出口到歐洲、南美、中東、非洲、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在國外進行了產品登記。
錢華表示,1997年畢業后有幸進入農資圈。2003年在業務逐漸成熟的前提下成立上海永遠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從2人逐漸擴展到60人,年銷售額從最初的200萬到目前超過6億元,從單一的菊酯類產品過渡到深耕殺菌劑等其它產品,從主攻印巴市場調整到開拓非洲、喀麥隆等地區的海外進出口貿易。“在海外業務逐漸成熟的同時,我深感國內農藥企業應擔負的責任。一方面,我們要將國內好的創制農藥產品推廣到國外市場;另一方面我們要將國外好的研發技術引進到國內,做好國內外農藥市場產品傳播的‘使者’是永遠化工作為進出口貿易企業應有的責任義務。”
“我國的農藥產品要想在國際立足,首先應該摸清各國的境外登記政策。”錢華表示,像越南,當地政府對本國企業有保護,對外來貿易企業設置了很高的門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永遠化工在印度、越南、喀麥隆等國家成立了分公司,并和當地一些科研機構合作,建立GLP實驗室,自主開發新產品。為此,錢華呼吁,我國農藥企業應該合力發展,將我國民族企業做大做強。在調研當天,記者有幸見證了永遠化工和喀麥隆某合作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將生物環保農藥研發到底
第二站:上海農樂生物
關鍵詞:生物農藥 創制研發
4月13日下午,信息傳播委員會采編活動上海行抵達第二站——上海農樂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走訪期間,采編團集體參觀了上海農樂的生物農藥產品生產線,并與上海農樂董事長馮鎮泰就行業熱點話題、農藥市場形勢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上海農樂作為生物農藥研發的領先企業,自1998年創建以后,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集產業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為一體的規范化企業。作為上海市場較大的生物農藥供應商,上海農樂主要生產“申嗪霉素”“多殺霉素”“蠟質芽孢桿菌”等生物農藥系列和水乳劑為代表的新劑型系列產品。目前,公司已擁有產品專利28項,其中多項生物農藥產品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馮鎮泰介紹說,目前農樂的生物農藥原藥占公司銷售量的50%,主要供應給農藥、化肥生產企業及農藥經銷商;生物農藥制劑占40%,主要供政府采購以及零售商;而化學農藥制劑僅占10%。
對于農樂未來的發展,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馮鎮泰早已規劃好發展藍圖:“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生物農藥的技術開發,在產品定位方面,逐漸發展成國內最強的生物農藥研發生產企業;產品結構方面,爭取做成國內最大的生物農藥原藥生產供應商;產品延伸方面,努力向生物農藥制劑產品、綠色有機農藥產品、新型功能性生物有機肥產品發展。2014年-2019年,研發生物殺蟲劑2個,生物殺菌劑2個;2019年-2024年,研發生物殺蟲劑1個,生物殺菌劑2個。”
生物農藥替代傳統農藥,特別是替代常規殺菌劑是農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眾所周知,限制生物農藥發展的最大因素在于速效性不及化學農藥,尤其是在殺蟲劑產品中表現顯著,這也成為生物農藥發展緩慢的關鍵。馮鎮泰表示,上海農樂目前研發的生物農藥殺菌劑產品,可以做到在產品速效性方面不輸于化學農藥殺菌劑,在產品效果方面優于或等同于化學農藥殺菌劑,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
經過28年的研究積累,上海農樂自主研發的生物農藥新品儲備充足,進入收獲期,且這些產品的產業化技術也已成熟。目前上海農樂已有7個生物農藥新品可以進入申報登記階段。
精致服務成打開大陸市場的“金鑰匙”
第三站:興農藥業(中國)有限公司
關鍵詞:服務先行 全產業鏈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記者采訪參觀興農藥業(中國)有限公司后的最直觀感受。興農藥業成立于2001年,是由臺灣興農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獨資子公司。新興農化工(南通)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基洲介紹,興農藥業一直將“成為興農全球供應鏈最重要的基地、成為大陸主要的農資行銷渠道”為經營愿景。“以技術服務推廣來建立品牌、以推廣服務建立縣級經銷網、以技術服務零售店拉動產品銷售,這是興農藥業努力的方向。”王基洲說,“興農藥業成立的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提供服務的附加價值一定要大于售價。”
目前,興農藥業已經與美國杜邦、美國陶氏、日本科研、中國浙江新安等多家龍頭企業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現下,農藥原藥登記5個;農藥制劑登記共100個,其中殺蟲劑37個,殺菌劑39個,除草劑15個……
興農藥業的農藥生產一線,用“有條不紊、干凈整潔”八字形容恰當合理。王基洲表示,興農藥業對于倉庫的管理一絲不茍。高標準管理下的倉庫通過興農委托研發MIS系統,每一件實物被精準系統定位,按照成品“先進先出”的原則,順利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興農藥業協理吳明倫表示,“深耕農資市場多年,我們深切感悟到目前農戶最需要精準到位的售后服務。未來,我們將及時匯總農戶的用藥反饋,及時調整公司產品的研發路線,為農戶在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以全程解決方案為農戶提供便利。”
因為專注 所以專業
在前3站走訪企業采訪過程中,記者感受到,無論是有條不紊的生產流水線,還是兢兢業業的操作工人,亦或是農藥企業的戰略規劃,都深刻印證了“因為專注,所以專業”的開拓精神。
受經濟低迷、糧價下跌、需求疲軟、成本上升、價格走低、出口放緩、安全環保重壓等因素影響,農藥行業運行艱難。然而,不少農藥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延伸農化服務,成功實現了逆市突圍,為行業摸索出一條條可圈可點的發展新路線。當好奇心轉變成正能量時,究竟發生了怎么樣的“化學反應”?記者在走訪上海一線農藥企業前,難免會浮想聯翩,走過之后,滿是震撼。整潔寬敞的農藥生產流水線上,處處可見的安全警示標語,生產工人著裝一致地操縱著現代化的生產設備,由于廢氣、廢液處理裝置的安全可靠性,幾乎沒有化學藥品的刺激性氣味。農藥生產是產品走向市場的首要關卡,唯有一絲不茍才能逆勢突圍。
走訪期間,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外貿出口企業,都已經深刻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我國農藥行業競爭環境發生變化,企業生存環境危機重重,目前行業政策嚴控新產能的釋放,環保政策約束力更為嚴格,整個行業彌漫和充斥著“走、轉、改”的氣氛。采訪過程中,興農藥業(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達的“農資電商不是傳統農資渠道的替代,深耕服務才是王道”觀點令記者感觸頗深。怎么來扭轉談“藥”色變的消費心理,想必在“安全有效的產品+精準的售后服務”思維里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