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業者,他將一塊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改造為全國連片規模最大的生態有機茶葉基地,書寫了鶴峰走馬茶葉的發展歷史;作為企業家,他帶領貧困農民開荒種茶真正成為茶山的主人,豐潤了精準扶貧的企業良心。他是一位叫周吉然的創業者,是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鑫農公司董事長,也是“中國好人”。
荒山野嶺蛻變最美茶園
“現在,來木耳山的游客愈來愈多了,可是他們不知道,以前的木耳山……”講起木耳山,當地村民們都迫不及待地講起周吉然開荒種茶的故事。
25年前,木耳山還是“水電路”三不通的荒山野嶺,是方圓十公里沒有人煙的窮鄉僻壤。
1990年,周吉然毅然決定帶領300多名農民工開荒僻壤,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將6000畝荒山改造成了沃土,建起了茶園、林木果園,木耳山變成了如今享譽盛名的旅游勝地,入選“2015年度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
深入大山尋找“最美”茶農
誰來負責茶園采摘管理?這是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周吉然把目光盯在了極度貧困人口身上,然而荒無人煙之地,誰會進山當“孤魂野鬼”?
面對質疑和嘲笑,周吉然并沒有灰心,從1996年起,他用幾年的時間四處奔走,尋找他的“最美”茶農,白泉河邊、剛家灣村、楠木村……到處留下了他的腳印。
走訪這些極度貧困戶,周吉然嘗盡了人間的苦頭。有一次他因為連續走了50多公里的山路,餓得體力不支,加之多年積勞成疾,暈倒在野外山林中的小道上,最后經路過的村民發現,才把他送去醫院。
然而蒼天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年間,周吉然就將67戶特困戶,共338人移民到了木耳山,使他們成了茶山真正的主人。
茶農脫貧奔小康 茶香鋪就致富路
“以前主要就靠打零工為生,家里還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顧,生活非常吃力。他后來找我,給我講木耳山的移民政策,并分給了我們二三十畝茶園地,要不是他,現在的生活真的都不敢想。”當年只能基本維持生計的劉柏芝如今住上了三層小洋樓,還成為了木耳山專業合作社書記。幾年間,像劉柏芝一樣的移民全部實現了脫貧致富。
如今,木耳山的村民們僅茶葉采摘一項年人平收入就超過2萬元,實現了家家脫貧、戶戶致富。木耳山改變了一代移民的命運,這一代移民脫貧致富的故事激勵了更多人投身茶葉產業,走馬茶葉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千家萬戶脫貧致富。
走出產業扶貧開發新路子
25年間,周吉然成功走出一條產業及搬遷扶貧開發的新路子,帶領了300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周吉然按照“因村制宜、一戶一策、一人一法”的要求走村入戶摸底調查,弄清貧困戶的產業現狀、致貧原因。探索制定“1+6”模式參與扶貧,以產業扶貧為主,通過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三大產業帶動地方經濟,以科技扶貧、電商扶貧、就業扶貧、愛心扶貧、移民扶貧五種途徑參與精準扶貧。
2018年,鶴峰要實現全縣脫貧摘帽;2020年,全國將實現全面小康。他決心帶領鑫農公司在今后四年內承擔起走馬鎮45%的貧困人口,涉及18個村1個基地2160戶6306人的脫貧工作。
周吉然說:“鑫農公司必須矢志踐行龍頭企業社會責任,發揮產業拉動作用,以產業發展為依托,市場效益為支撐來開展扶貧工作,讓貧困人口成為產業鏈中的一環,做到貧困戶不脫貧,企業不脫鉤,為鶴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