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劉友山:特色種植 造福一方

   日期:2016-04-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420    評論:0    
 

  油菜地里顯身手
 
  劉友山1964年出生在四川省遂寧市,由于生活困難,10歲那年隨母親來到了呼倫貝爾市上庫力農場,1981年在上庫力農場參加工作。
 
  劉友山干什么活兒都踏實,在生產隊放過牧,搞過基建,開過拖拉機。但從小成績優異的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不久就考入了海拉爾農牧中專學習農學,畢業后回到農場當了農業技術員,從此開始潛心研究油菜種植技術。他整天扎在田間地頭,查看苗情,檢查作業質量,從油菜的整地、選種、播種、苗前化學除草、中耕田間管理乃至收割脫粒、翻曬、清選,哪一個環節都浸滿了他的汗水。遇有特殊情況,他更是首當其沖。有一天驟然間刮起了七八級大風,大地里風沙彌漫,劉友山不顧一切找了個車跑了三四個農業生產隊的地塊,查看災情進行補救。還有一次,早晨突然出現霜雪,已出苗的小麥、油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凍災,劉友山天一亮一口氣跑了100多里路,顧不上吃飯,逐隊逐個地塊安排補救,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根據油菜的生長習性和發育規律,劉友山在品種拌種、除草、防病、防蟲以及防凍災、風災、旱災方面做了大量試驗,用了很多新方法,總結出一整套種植經驗。當時為了確保油菜增產增效,他盡量選擇夏翻地播種。對于迎茬或重茬地塊,他選擇崗坡地、有深松基礎的夏翻地茬口。為了提高復種指數,他推廣了保護性耕作,免耕帶茬播種,這是一項保護生態、節本增效、抗旱保墑、防風保苗奪高產的重要措施。他利用免耕播種機械,在小、大麥茬地免耕播種油菜,探索擴大保護性耕作區域和作物種類,并與旱作農業技術進行融合,加快少耕法向免耕法過渡,逐年擴大免耕播種面積。對于各種災害,他主張“防重于治”,比如防旱災,他會選用或引進耐旱的品種。防風災,選擇在麥茬地進行免耕保護性耕作。偶爾突發凍災,他會及早補播,或根據情況改播其他作物。
 
  劉友山總結出油菜在出苗前使用草甘膦除草效果非常好,該技術榮獲呼倫貝爾市“油菜田高效化學除草技術研究與推廣二等獎”,推廣種植的100萬畝油菜豐產技術獲得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如今全墾區150萬畝油菜田都在應用此技術,已累計推廣種植面積2000多萬畝。2006年,劉友山從幾十個油菜品種中選擇出具有耐寒、高產、優質、含油量高、抗逆性強等優點的油菜新品種青雜5號,在上庫力農場首次引進種植,并在2007年開始大面積種植,當年在極度干旱的情況下,青雜5號油菜田平均畝產210公斤,創造了呼倫貝爾農墾歷史新高,并很快推廣到全墾區種植,上庫力農場也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油菜高產創建示范點。
 
  新來的場長是位福將
 
  2011年4月,劉友山被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調到謝爾塔拉農牧場(分公司)任總經理兼場長。5年來,他大力推廣農業綜合豐產栽培技術,使糧油總產達到億斤,經營利潤超億元,兩項指標“雙超億”,職工們高興地說:“新來的場長是位‘福將’,咱們跟著沾光了。”
 
  但“福將”最清楚種植之路的艱辛。
 
  上任第一年老天爺就給了劉友山個下馬威。從5月初至6月中旬40多天無有效降雨,沒有雨水怎么辦?延遲油菜的播期,盡量躲避前期干旱!“油菜正常播期在4月25號左右,5月了還不播種?”農場人員開始著急了,可劉友山說:“再等幾天,好飯不怕晚。”幾天后老天爺真的下了一場透雨,劉友山立即讓各農業隊把所有麥茬地都免耕播種油菜,嚴格要求標準化作業:嚴格控制播種深度,播種機必須安裝兩次鎮壓裝置,增加鎮壓遍數,不失時機地抓好播后苗前滅草。當年油菜田獲得了大豐收,僅多種的4萬多畝油菜這一項就增加農業收入1080萬元。
 
  劉友山根據謝爾塔拉地區干旱少雨、土地貧瘠、土壤含沙量高失水較快這一主要矛盾,對主栽品種油菜和小麥進行了深入對比,果斷提出了應對措施。“這幾年,我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了兩點:第一是調整種植結構,穩麥增油,開辟出一條特色作物種植的新路子,如大面積種植中藥材水飛薊和胡蘿卜、及早玉米。尤其是去年試種及早玉米,畝產達到845斤,一舉打破了在大興安嶺北高寒地區不能種植玉米的難題。第二點就是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科技興農的第一要務,節水噴灌發揮了作用。”劉友山說起種植技術來頭頭是道。
 
  水利是農業增產增效的生命線,劉友山專門成立了水利科,并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加大對節水灌溉投入力度,3年投入資金2億多元,對原有的輸水干渠和管道進行加固整修,并延伸埋設輸水管道,使全場農田水利覆蓋面積由原來的3.2萬畝增加到20萬畝,徹底改變了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
 
  謝爾塔拉是國家重點三河牛繁育基地,劉友山說:“我們不搞單一農業,要走共富之路。”為徹底改善人畜混居的現狀和扭轉散養牛奶價低迷困境,劉友山自2013年至今累計投資7000多萬元建設現代化牧場,積極發展了效益畜牧業。同時,他致力改善謝爾塔拉人的居住環境,2014年底43棟住宅樓竣工,800多戶職工住進了新居。職工們高興地說:“真有點住在城市的味道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