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甘肅秦州區:中藥材音符奏響“三農樂章”

   日期:2016-04-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98    評論:0    

  秦州區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為取向,堅持走“調結構、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增效益”的發展路子,深入推進“61111”產業發展計劃,立足資源和優勢,在“精準扶貧”主旋律中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奏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和諧樂章。

  目前,秦州區中藥產業種植面積 7.5萬畝,年總產量1.4萬噸,總產值2.2億元,現有中藥材種植合作社27家。下一步,將力爭在“十三五”期間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推進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推動健康醫藥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以創新帶動中藥產業升級促農業增效

  秦州區在引進中藥材種植扶貧項目上,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摸索出了一條“傳統特色中藥材種植+新品中藥材種植”的多品種復合種植模式,采用“企業+技術單位+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重點發展連翹、藏柴胡等中藥材項目。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技術服務、引進優質高產的中藥材品種,為中藥材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促進中藥材種植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在中藥材生產中,充分利用區域發展特點,尊重廣大農戶和企業的主體意愿,逐步引導農民林地套藥材,調整結構種藥材,按照科學規劃、區域布局、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的要求,依托企業進行中藥材基地生產,種植中藥材7.5萬畝,種植區域重點分布在藉口、關子、秦嶺等10鄉鎮;種植種類主要有冬花、連翹、柴胡等30多個。主抓基地為:大門穆溝、張灣中藥材市級科學發展示范點千畝藏柴胡基地;秦嶺石家河萬畝連翹種植基地;華岐姚宋千畝杜仲種植基地;楊家寺千畝金銀花種植基地。示范基地以特色中藥材種植為主,采用長、中、短期相結合,從而減少管理用工成本、降低風險;實行立體種植,大力發揮了土地和人力資源的優勢,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增加了農民收入,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

  同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中藥材生產基地,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農民開展技術培訓工作,以推廣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為重點,手把手、心連心地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用真心、真情、真誠幫助群眾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指導科學種植。

  借扶貧增強中藥產業活力幫農民增收

  為推動中草藥產業快速發展,秦州區出臺中草藥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和投資優惠等一系列政策,激發了廣大群眾種植中藥材的熱情,種植中藥材成為邊民增收致富的好手段。

  記者日前在秦州區大門鎮藏柴胡種植基地里看到,種植的藏柴胡長勢良好,藥苗在微風中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也給周邊群眾帶去增收的希望。

  秦州區大門藏柴胡種植基地由秦州區盛輝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輻射帶動汪川、平南等周邊鄉鎮200多農戶種植藏柴胡生產及銷售,解決當地勞動力用工1萬人次,成為廣大農民增產創收的重要平臺。

  今年,該合作社在秦州區大門鎮穆溝、張灣等村流轉土地共計3000畝,主要種植藏柴胡,記者了解到一畝地能產干柴胡的700斤左右,每斤價格20元左右,除去每畝種子和成本3000多塊錢左右,一畝可以實現7000-10000元的純利潤,收益可觀。

  “我們提供技術、種子、服務,然后老百姓種,種完以后我們收購,實行一條龍的服務,不讓老百姓擔一點風險。”盛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張瑞介紹說。“政府支持力度也大,扶貧辦和政府協商給我們修一條產業路,前段時間農業部門為我們配送了一些化肥、地膜。去年我們合作社用工人員1萬人次,實付工資50余萬元,用工量比較大,村民外出少了,村里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問題也得到了緩解。”

  用文化拓寬中藥材產業道路助農村發展

  4月16日,秦州區秦嶺萬畝連翹種植基地(天森文化創意園)迎來了首批賞花游玩的客人。恬靜的秦嶺山村景色更加優美,金燦燦的連翹與隨處可見濃郁的綠蔭,讓遠道而來的游客體驗到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鄉村生活。

  “這里的連翹好漂亮,群山環繞,景色真好,快來給我照一張,一位王姓大姐連忙讓別人給她拍照。”“一位經常戶外旅行張先生說,邀上三五老友一起出去走走看看,旅游一番,既欣賞了風光,還鍛煉了身體。”大家七嘴八舌地邊看邊討論著,游客們滔滔不絕地訴說著自己的感受。

  為了加快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建設發展美麗鄉村,秦州區秦嶺鄉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走“農旅發展、文化指引”的新路子。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資源,把“中藥材基地”變成了“文化旅游園”,把“窮山”變成了“靠山”,把“農民”變成了“老板”。

  “天森文化創意園”項目是秦州區中藥材產業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的代表性項目。據了解,該項目是由秦嶺鄉人民政府規劃,由甘肅天森藥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500萬元,以深度體驗中藥材種植為主導,打造集旅游、觀光、養生、住宿、餐飲、休閑娛樂“六位一體”的養生民俗旅游體驗示范項目。

  在游覽美景之后,游客們還在當地農家樂吃上了可口的農家飯。在石河家村綜合服務中心,游客們不由自主地跳起了廣場舞,通過合影,用相片留下了美好的一天,旖旎的田園風光讓游客流連忘返。記者了解到,這些農家樂大部分是當地農戶所開,在為游客提供純正的農家菜的同時,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今天來的游客多,我都忙不過來,等這段時間過了,向鄉上扶貧互助發展資金協會貸點款,把院子整修擴大一下,完善一下設施,游客來了也干凈也方便。”一位農家樂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游客在秦嶺鄉不僅僅是賞連翹花海、游田園風光、吃農家美食。還可以在鄉域境內分水閣、國家一級文物秦公簋出土地廟山、五臺山、麒麟山千年古樹等多處景點讀先秦歷史;在六七月份還可免費采摘金銀花,體驗旅游樂趣。極大程度推動了農村建設發展,提升了農村文明品牌形象。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