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臺州仙居的葉永勇是一位滿懷夢想要致富的青年農民,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決定發展石蛙養殖,便傾其所有買了一千多對種蛙建起養殖基地,然而剛剛養下的石蛙卻不斷死亡,后來每天有五六十對種蛙死亡,一對種蛙130多元,這意味著他每天要損失7000多元,葉永勇一下子損失40多萬元,但他沒有被挫折打倒,當他從藥品包裝袋上看到“浙江淡水水產養殖研究所”字樣,便找研究所尋求幫助,在研究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石蛙得病的原因,買了藥,原來的養殖基地不能再用了,只能另辟新的養殖基地,此時對石蛙生活習性已經有了深入了解的葉永勇,費盡周折卻很難找到合適的場所,而沒有合適的場所是無法進行石蛙養殖的,這讓他一度泄氣,可是已經把特色農業確定為自己人生目標的他堅持不放棄。
半年后,終于找到了一個非常適合石蛙養殖的場所……有了前面的教訓,葉永勇花大量精力研究石蛙的生殖規律及習性,摸索出了自己的石蛙經,后來他積極獲取浙江大學的技術支持進行石蛙仿生態養殖,并獲得成功,如今他是個養殖石蛙的行家。葉永勇不同于老一輩農民,他的銷售都在網上完成,自己開通了博客和微博,介紹養蛙經,吸引外地青年來學習,既傳播了致富信息又通過銷售種蛙擴大了銷售額。
養蛙人葉永勇的成功告訴我們:當今社會,想成功單單有抗挫能力還不行,還要有智慧,還要依靠科學技術和網絡信息的優勢,一味地蠻干,縱使不屈不撓,也不一定會成功,或許還會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