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豇豆、甜椒、小番茄等果蔬種子,如果被帶到浩瀚的太空“旅游”后再培育種植,如何生長?會長成什么樣子?是什么味道?今年4月至8月,一場以“對話航天英雄,與太空種子共成長”為主題的常州市中小學生航天知識科普實踐活動即將在常州中小學生中廣泛展開。4月16日下午,天寧區率先在24中天寧新校區大禮堂舉辦“探秘太空擁抱陽光”太空種子活動啟動儀式暨弘陽上城科普實踐基地授牌儀式。
啟動儀式上,穿著宇航服的工作人員將一盆盆剛剛破土發芽的太空種苗傳遞給了天寧區8位學生代表,標志著太空種苗正式落地常州。解小香梅校區的學生代表天寧區中小學生發出倡議,號召天寧區的小伙伴們都來積極參加本次科普實踐活動,讓太空種苗在常州茁壯成長結出碩果。
啟動儀式后,工作人員將太空種子免費發給天寧區8所學校近千名學生。天寧區部分中小學生將首次試種“太空種子”。第二實驗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孫朗說:“太空來的種子好神奇,我一定會好好保護這個種子,希望它能開花結果。
太空種子是先精選作物種子,再將它們運送到太空,在失重紫外線、磁場等空間環境下,種子發生變化,再回到地面。由于太空環境十分復雜,所以精選作物種子上天回來后,都要經過連續幾年的篩選鑒定,優系種子經過考驗和權威部門審定,才能成為太空種子。
這次的科普活動培植的“太空種子”共12個品種,包括太空航育1號黃瓜、2個品種的太空番茄、3個品種的茄子、4個品種的辣椒、太空紅皮小南瓜、太空長豇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