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年初遭受霜凍天氣,福建柚子主產區平和縣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春季開花情況并不樂觀。與往年相比,花芽分化較遲,開花數量較少。
在接受中國水果門戶的采訪時,凱燊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燊”,英文名Orient Green International)的魯女士表示,往年平和縣霞寨蜜柚種植基地的產量約為120萬噸-140萬噸,預計今年將無法達到這一水平。
“不過第二次開花期還未到來,無法估計柚子的坐果情況,具體減產數量尚不確定。預計上市時間將推遲到8月低-9月初,供應期可持續到來年的春節后。”
據了解,該公司主要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在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建立農業生產加工基地,并在當地成立合作社,與社員建立長期合作。
凱燊將柚子銷往全國,其中10%還出口到俄羅斯、加拿大、歐盟等國家或地區,其中歐盟地區是最大的出口市場。由于歐盟對進口商品的把控較嚴,公司在質量控制方面也制定了很嚴格的標準,在種植加工時均按照GLOBALGAP規范操作。不僅從施肥到農藥的使用都有精細的標準,在包裝時也對柚子的采收時間進行嚴格控制(糖分達到11%以上才可以采摘),以最大程度地確保柚子成熟后的口感。
但由于柚子的出口市場較為成熟,甚至趨近飽和狀態。所以凱燊將把重心放在中國市場。在維護國內傳統銷售渠道(批發市場、超市、零售門店)的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新型商業模式。據魯女士表示,他們從去年開始嘗試與電商平臺合作,今年會加大力度在這一領域的推廣,目前正在與一些大型電商平臺洽談中。
根據不同地區的偏好和需求,果農依照大小、果型等對柚子進行了細致的分級,根據生長環境(沙土/紅黏土)對品種進行了分類,并總結出了國內的消費市場規律:比如東北地區的消費者偏好果型較大的柚子,南方地區的消費者喜歡口感清甜的柚子,而北方地區的消費者則喜歡口感略帶微酸的柚子。最近,也有很多新品種在不斷開發中,如臺灣的青柚、泰國的金柚、三紅蜜柚、黃柚等。
此外,中國水果門戶了解到:為了提升柚子的口感,凱燊的一部分基地已進入有機轉化期,在種植過程中全部施用有機肥,在采摘前不使用農藥,只用捉蟲板對害蟲進行生物誘捕。
平和縣農業局的農藝師也會定期對合作社的社員進行技術指導。合作公司德國拜耳,巴斯夫也會為社員提供一些關于防病蟲害,果苗管理方面的指導。
“我們會對果農進行培訓,將衛生安全控制標準貫穿到種植、收獲、生產、裝運等各個環節,確保產品質量。”
“我們和國外的食品安全部門以及農藝師一直保持著交流,他們會定期查看果園的管理情況。如果在種植中出現問題,他們會參考南非、南美和澳洲果園的類似應對方式,并及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