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筆者來到86團園藝二連張滿倉鑫犇養殖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一只只七彩野山雞。有的山雞頭和頸的羽毛呈現淡藍色或綠色,頸上有明顯的白環;有的山雞頭頂上有黑色和棕色的斑紋,胸部和背部羽片中央有黑棕色斑點,一只只野山雞色彩艷麗,正在悠閑啄食。
前幾年,張滿倉靠種植15畝葡萄地,收入不高。2015年春,他開始探索特色養殖,從哈密買了2000羽雞苗,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截至年底,張滿倉共養殖5000只七彩野山雞、200只呱呱雞,年收入增加10多萬元。2015年12月,他報名參加了86團組織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訓,學會了用互聯網銷售農產品。今年,他及早購買了200只七彩野山雞和400只呱呱雞。目前,大部分雞已出欄。“我家養的野雞在沒有出欄時,就被預訂了,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信息和圖片,客戶通過網絡訂購。我養雞喂的飼料都是玉米、豆粕、麥皮等綠色食品,無公害、無污染。”張滿倉說。
為解決養殖技術、銷售等難題,張滿倉多次參加飼養技術培訓、網絡創業培訓,加強學習交流,終于走出了一條“互聯網+”特色種養鋪就的致富路。此外,他還利用雞糞養地,用葡萄枝葉喂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今年,我準備養1萬只左右的雞,我要把生態七彩山雞做成品牌,申請注冊商標。今后,我還將建農家樂觀光娛樂場,讓游客可以在葡萄園摘葡萄,在養殖場看七彩野山雞,發展循環經濟、農業生態產業,早日實現小康。”暢想未來,張滿倉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