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舉辦的首屆邊疆牧民養駝致富經驗交流會暨表彰大會上,34歲的哈薩克族牧民馬那提·努爾旦別克作為福海縣發展駱駝產業“帶頭致富獎”、“突出貢獻獎”的獲獎者,與大家分享了他的“養殖經”。
新疆阿勒泰地區養殖駱駝歷史悠久,為中國駱駝最為集中的產地,駱駝種群數量長期占據中國駱駝總量的20%左右。但駱駝在牧民機械化轉場的過程中漸漸失去了負重功能,加之草場荒漠化等因素,駱駝種群的數量逐漸減少。
發展駱駝產業,是邊疆農牧民的致富首選。駱駝的生物習性決定其無法圈養,只能放養,加之草場經營權多分散于牧民手中,由企業投建標準化養殖基地不現實。所以‘企業+金融機構+養殖基地’的模式,不僅解決了農牧民發展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制約瓶頸,也消除了金融機構擔心貸款不能如期歸還的顧慮,同時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生鮮駝奶奶源。
福海縣還將畜牧、科技、民宗委、扶貧辦的駱駝產業發展項目捆綁,先后投入4000多萬元補貼養殖戶在棚圈建設、奶駝購進、擠奶設備方面的投入,受益戶達837戶。同時與自治區畜牧科學院合作,加強良種奶駝繁育,提高奶駝單產水平和質量。養駝業是有效帶動牧民增收致富的最佳途徑,駝奶經濟必將成為以福??h為中心的阿勒泰地區農牧經濟一支極具潛力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