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依托科技項目大力推進毒死蜱、三唑磷、吡蟲啉等即將禁用或抗性問題突出殺蟲劑的替代和輪換,以解決農藥禁用后的防治藥劑品種缺位問題。
據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項目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以來,該站在市科委科技項目的支持下,組織中國農業大學以及相關農藥和藥械生產企業,開展了毒死蜱等殺蟲劑的替代、輪換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累計形成33種替代、輪換藥劑和天敵的使用技術,滿足了在蔬菜生產過程中對于毒死蜱等殺蟲劑的替代和輪換技術需求。并且,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針對這些技術,“量身打造”了相應農藥的殘留檢測方法、研發了新型高效施藥設備,使植保技術推廣和農殘檢測相結合,更有助于促進北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目前,在京郊已經建立了3個核心示范區,重點示范、輻射推廣已經形成的替代、輪換技術,輻射面積已達2500畝,核心示范區毒死蜱、三唑磷的替代率達到100%。
據悉,毒死蜱、三唑磷和吡蟲啉是蔬菜生產中常用的殺蟲劑,農業部將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毒死蜱和三唑磷在蔬菜上使用,而吡蟲啉在北京地區長期使用,抗藥性問題較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