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宋惠途和丈夫承包了花都區赤坭鎮藍田村金星嶺邊草木稀疏的荒山地850畝,種植經濟林和花木、綠化樹,經過幾年的植被造林,原來的荒山變成沃土。自己富起來后,她不忘帶領全村婦女共同致富。
850畝荒山地成沃土
帶動百余名婦女就業
志惠農場位于花都區赤坭鎮藍田村,靠近珠江支流巴江河畔。農場2006年10月注冊成立。當時,宋惠途夫婦承包藍田村中洞片金星嶺邊草木稀疏的荒山地850畝,種植經濟林和花木、綠化樹,經過幾年的植被造林,將原來的荒山變為沃土,花木場綠樹成陰,生機勃勃。目前,農場總面積990畝,帶動婦女就業130多人。
2007年,農場在赤坭鎮農辦的指導下,調整種植結構,引進了黑花生品種的種植。經試種和推銷,產品到市場后,深受人們的喜愛,需求量越來越大。農場為了更好地開拓該產品,在不斷提高種植技術的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面積達到350畝,投入資金對基地進行統一翻新改造,使基地的用水、用電、路網、排灌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為黑花生的生產提供了優良的種植環境,年銷售額達120萬元。
創新發展新模式
打造旅游新熱點
公司采取了“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運作,每年根據市場的銷售情況,指導和安排農戶進行有計劃種植,帶動村民創業,增加農民收入,公司向農戶承諾提供種子、技術指導、產品定價回收,簽訂加盟協議等。目前,基地已發展35戶農戶走上了種植黑花生的創業道路,帶動就近農村勞動力180人轉移就業。
黨的十八大后,宋惠途夫婦的市場經營思路得到進一步啟發,夫妻倆大膽創新,在“農場+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三高農業,著手考察研究市場經濟發展動態,并根據自身優勢資源條件,勾畫出一幅集苗木生產、觀光體驗、科普學習、休閑娛樂為一體生態園的藍圖:項目總體規劃面積1500畝,2013年3月已簽訂合同900畝,投入資金260萬元種植310畝黃花風鈴木、國際野牡丹、大葉紫薇、宮粉紫荊、藍花楹等觀賞開花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