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榆樹大地遍地金黃,繼去年榆樹市糧食產量達到66.7億斤后,今年榆樹市又迎來一個豐收年。
2014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68.5萬畝。其中玉米444萬畝,水稻穩定在108萬畝,薯類12.5萬畝,大豆4萬畝。目前全市各農作物長勢良好,豐收在望,預計今年糧食產量有望突破75億斤,比去年增產12%以上。
在農業部門了解到,今年糧食增產來自十個方面。
一是氣象條件有利。今年全市春耕可謂是伸手就高潮、全程機械化、縮短播種期、拿了全壯苗。
二是高產作物種植面積大。今年玉米種植面積達到444萬畝;水稻穩定在108萬畝;薯類12.5萬畝;大豆4萬畝。玉米、水稻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97%以上。
三是優良品種全覆蓋。玉米美系品種、良玉系列品種、平安系列品種,水稻超級稻、優質稻、粘稻系列品種占據主導地位,全市優良品種應用達到100%。
四是新的耕作方式大面積推廣。每年深翻、深松、機收各占三分之一,三年輪翻一遍;2014年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160萬畝,新增測土配方施肥50萬畝,送出優質農肥320萬立方米。
五是統防統治有效實施。在大面推廣10項實用技術的同時,農田鼠害、玉米螟、稻水象甲實現了統防統治;通過航化作業對7個鄉鎮的水田連片區域防治稻瘟病70萬畝次。
六是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大力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主推土地托管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七種經營模式,流轉經營土地215萬畝,占耕地總數的38%。
七是銀信部門支農力度加大。今年發放糧食生產貸款突破20億元。開展了部門包鄉,干部聯戶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薄弱戶、困難戶因缺錢種不好地的情況,促進了全市糧食生產的平衡開展。
八是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高。建成了30個人工防雹站,購置了8部增雨火箭車,構建起覆蓋全市的長效防雹、增雨體系。入汛以來,氣象部門共作業160余次,提高了災害預警、人工影響天氣的能力。
九是糧食生產安全水平提高。實施種子入戶終端管理,對全市城鄉38個種子市場進行常態檢查、巡回指導、隨機抽查、突擊整頓,有效遏制了劣質種子流入生產環節。
十是加大獎勵機制。今年市政府拿出近300萬元資金,對完成糧食生產等工作目標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激發了基層干部抓好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來源:榆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