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不同區域馬鈴薯種植模式

   日期:2016-03-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2424    評論:0    
  根據各地區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和種植習慣,結合不同區域已有技術特點和種植技術,研究形成四大區域區別化馬鈴薯主食化高效種植模式。
 
  華北地下水漏斗區
 
  種植模式:“馬鈴薯+谷子”一年兩熟節水高效種植模式。
 
  經濟效益:馬鈴薯(費烏瑞它)+谷子一年兩作種植模式,全年畝效益可達2000元以上(不計地租),遠高于傳統小麥+玉米種植模式。
 
  節水效益:一般馬鈴薯全生育期灌水量每畝小于100立方米,如果采用膜下滴灌技術,畝灌水量可控制在50立方米左右;而小麥全生育期畝灌水量一般在150立方米以上,種植馬鈴薯比種植小麥每畝節水50立方米以上。
 
  南疆地區
 
  種植模式:“果樹-馬鈴薯”間套作高效種植模式,馬鈴薯最佳播種時間為2月28日到3月5日。
 
  經濟效益:馬鈴薯平均畝產量達1760公斤,畝均收入約3000元,較大幅度增加南疆地區農民收入。
 
  生態效益:“果樹-馬鈴薯”間作模式,復播收獲后整地覆膜,增加耕地冬閑時期覆蓋面積,減少水分蒸發及揚塵,對脆弱的南疆生態環境改善有重要作用。
 
  西北旱區
 
  種植模式:馬鈴薯抗旱增產增效種植模式。
 
  經濟效益:不計人工費用下,種植馬鈴薯經濟效益約是種植玉米的2倍,種植小麥的5倍,種植胡麻的4倍。
 
  節水效益:馬鈴薯0~100厘米土壤平均含水量高于玉米和小麥,與小麥和玉米相比,馬鈴薯生長所需水份少。
 
  南方冬閑田區
 
  種植模式:香蕉(或火龍果)-馬鈴薯套種模式,旱地凈作、水田凈作等凈作模式,春玉米-夏大豆-冬馬鈴薯等輪作模式。
 
  經濟效益:香蕉(或火龍果)套種馬鈴薯,平均畝產1.32噸;旱地凈作畝產2噸左右;水田凈作畝產2.2噸。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