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機械化的支撐和推動。去年以來,聊城市依托地理資源優勢,結合現代農業發展特點,集中資金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使農業投入的效益大幅度提升,全市農業機械化率達86%。
截至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248萬千瓦,農機總值達62億元,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6%,主要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達99%,其中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達97%;大宗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達71%,其中花生機收率達75%;設施農業機械化水平達38%以上;畜牧、水產、林果和農產品加工機械化整體水平達40%。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會戰成效明顯,共治理溝渠5019條,治理長度6505公里,完成土方5112萬立方米,改善除澇面積570萬畝,是過去10年的總和,相當于全市耕地面積的66%,初步形成了“地通溝、溝通渠、渠通河”的農田灌溉水系。
生產設施高端化,再次為聊城帶來了一個豐收年。去年,聊城糧食總產123.98億斤,實現“十三連增”;瓜菜菌總產1626萬噸,保持全省前列;家禽存欄1.54億只,居全省第一;水產總利用面積26.51萬畝;新發展經濟林10.1萬畝,新增種苗花卉5.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