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坪區螺溪鎮二龍橋村,金豐園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種植綠色生態水稻啟動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會上,全村300余戶村民與合作社現場簽訂收購合同,開啟了生態水稻種植“私人訂制”大幕。
“水稻還沒下田,合作社就要簽收購合同。種了一輩子莊稼,第一回遇到這樣的好事!”當日下午,全村男女老少早早來到村委會,高興地談論著通過“私人訂制”種植模式給村民帶來的好處。
“一直以來,在座的父老鄉親因為缺資金、缺技術、缺良種、缺銷路,往往是辛苦了沒有好收成,即使豐收了也難有好效益。”下午3時許,村主任、金豐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蘭志一席話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今天,我們不僅現場免費發種、現場簽訂收購合同,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還請來了農業專家,教大家科學種田,采取統一種植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的運作模式,讓大家抱團發展、共同致富。”蘭志告訴記者,以往,農民種植水稻都是“各搭各的臺、各唱各的戲”,品種、管理等難以統一,導致產品難以對接市場需求,水稻即使豐收了,也難以賣個好價錢。而這種“私人訂制”的種植模式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有效嘗試,即由合作社前期先進行市場調研,鎖定目標客戶,初步確定市場所需產品的品質、價格、需求量,然后由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提高有效供給、精準供給。
“價錢高、有保障,今年我得多種點。”村民張遠強毫不猶豫地在收購合同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當場領了3斤谷種。
“訂單式種植的綠色生態稻谷,合作社以每斤高出市場價0.2元的價格統一收購,而‘私人訂制’養殖的生態土豬,則以高出飼料豬市場價1倍的價格統一收購。”據介紹,二龍橋村通過“金豐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研產基地+農戶+互聯網、物聯網+物業公司聯盟+小區業主”,讓原生態農產品以“私人訂制”的方式,直接進入小區業主家,實現產、供、銷的有機結合,做到優質、優價,訂單生產、增產增收。
目前,金豐園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與物業公司聯盟合作,對市轄三城區的200多個中高端住宅小區、近20萬個家庭進行了市場調研,可以為60余萬名城市居民提供個性化服務。下一步,合作社將整合信息、資金、技術、培訓等資源,讓“輸血扶貧”轉為“造血扶貧”,通過“合作社+”的方式,讓村民抱團發展,增強村民自身“造血”能力,助推百姓盡快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