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到了夜里十點還沒停,葉世雄準備再去上山去實地考察野生石蛙的生存環境,他告訴記者,石蛙只有下雨天才好找而且是越晚才越容易找到。
一路走到了半山腰,葉世雄忽然讓我們停一停。
葉世雄:我這根竹棍砍去,到山上我們要(注意)安全,可以打蛇。有些地方有蛇的,有蛇的話這個東西可以打蛇的,像這里如果有蛇的話,我們這個東西就是可以打的。
葉世雄告訴記者要跟緊他,因為山上不僅有蛇,還有各種野獸都會出沒。葉世雄說石蛙一定要沿著溪流找。雖說是八月但是山里的溪水已經讓人感到刺骨。一個多小時過去了,葉世雄不知道翻了多少塊石頭,但卻遲遲沒有發現石蛙的蹤跡。這個時候葉世雄也顯得有點著急了。而就在經過一個不起眼的淺灘的時候,葉世雄突然叫我們停住。
葉世雄:這就是石蛙。
記者:你剛才怎么看見的?
葉世雄:發現的他的眼睛有發射光的,紅紅的,我就發現了它,躲在這個石頭下面。
野生石蛙學名叫做棘胸蛙,是不能捕捉利用的,在記者看完野生石蛙的生長環境后,葉世雄就立刻將它放回小溪。
野生石蛙雖然不能捕捉利用,但是人工養殖的石蛙給葉世雄帶來了他難以想象的高利潤,他告訴記者,他2013年賣了300多萬元的石蛙,就純賺了200多萬元。養殖石蛙僅三年時間,他的財富就增長了五倍。葉世雄也從一個普通農民變成了浙江省石蛙養殖行業的小名人。
葉發起:很多人沒見過他的人但是都知道他因為知道他是養石蛙的。
葉世雄:現在一年都可以幾萬斤,出售幾萬斤。
石蛙確實改變了葉世雄的命運,但是當他走上石蛙養殖這條路的時候卻充滿了意外和戲劇性。
葉世雄從小家里非常貧困,初中畢業就離開了家外出打工,后來他經營過木材廠、賣過南瓜,做過許多行業。但是始終都沒有賺到什么錢。就連一個固定的住所都沒有。兩三年就得搬一次家,安定的生活甚至成了一種奢望。
葉美弟:我跟她談戀愛的時候說句實話他連換的衣服都沒有,都是我自己的錢買來給他。
2000年,葉世雄終于靠著種食用菌改變了家里的生活,讓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每年能賺十多萬元錢。到2009年的時候,葉世雄和妻子都已經年過四十了,終于攢下了100多萬元錢。可就是在2009年6月的一天,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讓葉世雄全家人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了,妻子甚至提出分家另過。
葉耀斌:我媽那時候就是反對,她還說過一句話,這些錢你拿一半養石蛙,我拿一半去杭州開超市。
他叫蔡賢鑫,就是因為他的出現打亂了葉世雄一家的平靜。2009年,蔡賢鑫開始養殖石蛙,可是半年下來他就虧了30多萬元。他和葉世雄是好朋友,最失意的時候他就來到葉世雄家里傾訴。
蔡賢鑫:那個時候跟葉世雄一起,我們兩個人一起吃飯,我就告訴他這個事情,說千萬不能做。
葉世雄對朋友的遭遇很是同情,他還勸說蔡賢鑫賠本的生意還是別做了,趕快轉行。但就在兩人閑聊的過程中,蔡賢鑫說的一個情況讓葉世雄很是興奮。隨后他的一個想法把蔡賢鑫給弄懵了。
葉世雄:2008年就是60多元錢一斤,到2009年就是85(元錢)到90(元錢一斤),我就感覺這件事情肯定能搞,我是這么想,要是別人做不起來,我能做起來,肯定賺錢。
蔡賢鑫本來是找葉世雄訴苦的,但是沒想到葉世雄的決定卻讓兩人角色反轉,蔡賢鑫立刻勸葉世雄千萬別養石蛙。
蔡賢鑫:我們那時候都跟他講了,說這個東西已經不能做了,成功的概率很低,他偏偏不信。
葉世雄沒有聽蔡賢鑫的勸告,反而將140多萬的積蓄全部拿出來準備投入到石蛙養殖。葉世雄折騰了半輩子才賺了100多萬元錢,卻突然投到當地很多人都做失敗了的生意里,這個舉動把全家都弄得不得安生。
葉世雄:她就是不同意,錢是做香菇一起賺起來的,肯定要經過她同意了,我們才能做,不然的話絕對不行的,家里要吵鬧的。
不僅家里鬧得不可開交,就是村里的其他人聽說葉世雄要拿著半輩子的積蓄做石蛙也炸開了鍋。
葉秉旺:一個風險那么大的東西,怎么說他呢,亂搞一樣的,肯定不成功的,這個東西。
金關水:這個置疑也很多,就是我們臨近的這個村的都這么說,反正這個東西養的風險太大了,基本上投資的話可能會打水漂了。
眼看妻子不同意葉世雄就沒法做石蛙生意,為了讓妻子同意葉世雄絞盡了腦汁,終于他想出了個辦法,他和妻子在山上種一批香榧樹,香榧樹8-10年成才,現在一顆香榧樹現在的價格是2萬元左右,葉世雄告訴老婆即使石蛙失敗了,靠著香榧樹,過幾年,也能保證全家人能有個保底的收入。
葉世雄:這種果子目前的價格在我們這里基本是180元錢到200元錢一斤。
2010年初,葉世雄帶著妻子住進了深山,他們把全部積蓄140萬元投入了山上的石蛙養殖場里,因為他們沒有養過石蛙所以一切也都要從零開始。
葉世雄:這只蛙就是公蛙,像這種蛙下面有刺,這個是黑的,這種就是公蛙。
這是母蛙母蛙肚子圓渾,這里是白的,公蛙呢這里是有刺的,這就是公蛙抱母蛙有作用的,這里它會抓牢它。
記者:這就是一對?
葉世雄:這就是一對。
葉世雄:摸一下看看,給你試試看。
記者:它不動呢。
葉世雄的種蛙產卵之后收獲了第一批小蝌蚪,那段時間葉世雄每天都切南瓜來喂蝌蚪,蝌蚪3個月后變態成了石蛙,很快500對種蛙一年就產下了10萬只小石蛙。但葉世雄卻發現池子里的石蛙常常會消失,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葉世雄終于找到了石蛙丟失背后的元兇。
而就在記者來采訪的時候這個石蛙小偷又出現了。
記者:這有蛇啊,小心啊。
葉世雄:沒關系。
記者:小心,小心啊,
在場的人都捏著一把汗,葉世雄卻習以為常,很快都就把蛇給抓住了。
記者:這蛇怎么跑池子里來了。
葉世雄:他跑到我的池子里來吃我的石蛙的。
記者:石蛙還在嗎。
葉世雄:石蛙不知道,不知道吃了多少只,我看一下要檢查一下了,有些石蛙都跑到外面來了,石蛙都跑出來里面不知道吃了多少。
記者:還在嗎?
葉世雄:有是還有,不知道被它吃掉了多少。
記者:在這呢,后面。
葉世雄:對就是這里。
記者:沒被咬著吧?
葉世雄:沒有,沒關系。
丟蛙只是一個開始,隨后發生的事情讓葉世雄開始反思,自己到了四十歲還要搏一搏到底是對還是錯。
2010年4月,葉世雄突然發現小石蛙突然變得有異常。
葉世雄:早上來檢查的時候,一看都有些不吃不動了,趴在地上不動了。
兒子:早上去檢查的時候都是浮在上面,雪白的一片,那時候想著是可能已經快要失敗了。
隨后的一周里,葉世雄的石蛙相繼死亡,500只種蛙剩下不到200只,本來快要上市的兩萬只商品蛙也死得只剩下不到一萬只一下子,就損失了三十多萬元。
葉世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當時的情景是無法形容,每天過來都是這個樣子。
葉世雄人到中年,本來想在這個時候再搏一把,投入了十年的積蓄。可是如果按照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他將血本無歸。
葉世雄:我們每件事情都是要慢慢仔細去考慮,是怎么回事死掉的,搞清楚了,病找到了才可以對癥下藥。
黃粉蟲是石蛙的主要食物之一,以前葉世雄都是從別人那里買來喂,后來他漸漸發現,買來的蟲子質量不好,有很多都是死掉的蟲子,繼而引發了石蛙得腸胃炎,葉世雄決定自己養黃粉蟲。
但是葉世雄養殖石蛙還要經常出門考察,養蟲子的重任就交到了妻子身上,可是當葉世雄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妻子一聽就叫了起來。
葉世雄:他看見蟲子,哇怕死了,趕快逃了就。
葉美弟:一看到蟲子就感到怕冷了。
記者:一般看到蟲子什么樣?
葉美弟:一般都會跳起來。
為了克服妻子對蟲子天生的恐懼感,葉世雄甚至采取了極端的手段。
葉世雄:就是再她不知道的情況下把她的手一下子按下去。
葉美弟:我說這個我很怕,他把我手就這樣抓來放在這里。
記者:怎么抓的?
葉美弟:他就這樣的。
記者:我怕。
葉美弟:不用的。
石蛙一天要吃200多只黃粉蟲,上萬只石蛙每天都要吃蟲子,買來的黃粉蟲又不安全,最終這個怕蟲子的女人開始學習養殖黃粉蟲。
葉世雄:這個黃粉蟲,人都可以吃的,我現在就試給你看,你看可以吃的,很好吃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很好。
記者:沒毒嗎?
葉世雄:沒毒,很好很香的,蛋白質很高的,這個味道很好的。
自己養的黃粉蟲讓葉世雄放下心來,經過葉世雄對石蛙進食的研究,他還告訴我們石蛙進食的特點就是速度非常快,人的肉眼幾乎看不清。
為了能清楚的看到石蛙吃蟲子的畫面我們特意將石蛙捕食的速度放慢了7倍。
葉世雄每天都在琢磨著如何養好這些石蛙,但是半年下來,他的石蛙的存活率依舊不高,葉世雄不甘心,這個時候他有個大膽的想法,他想看看野生石蛙的生存環境,從中找到養殖的竅門。
2010年10月,葉世雄開始每天上山,并留意石蛙出沒的地方,在實地進行考察,因為頻繁上山,葉世雄的舉動很快就引起了村民的好奇。
周秀鳳:到這個山底下來搞來搞去,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葉秉坤:當時搞起來,我們反正也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也不知道。
而葉世雄經過三個月的考察終于發現了石蛙存活的秘密,他究竟發現了什么呢?20148月25日,剛剛下過大雨,葉世雄就急急忙忙又要往山上跑,他告訴記者這對他的石蛙生死至關重要。
沿著溪水一路向上,隨著我們離目的地越來越近葉世雄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他說養活石蛙的秘密就藏在巖石中間。
記者:快到了是嗎?
葉世雄:快到了。
就快到達山頂,山路變的更加陡峭溪水沖刷過的石頭又濕又滑,陡峭的山路讓記者幾次差點掉進水里,而葉世雄告訴記者,這險峻的深處就是他救活石蛙的福地。
葉世雄:這個就是我們養蛙廠用的水,這個水是很干凈的山泉水,我們的水管是從這里埋過去的,埋了5000多米,這個水你可以嘗一嘗,很干凈。
記者:這水能喝嗎?
葉世雄:能喝,我們人都喝這個水我們鄉下人,你嘗嘗看,很好的。
葉世雄:是嗎!
記者:很甜。
葉世雄:很甜的,我們養蛙廠都是這種水,養蛙水一定要好,我們今天過來是因為前幾天下過暴雨,有洪水漲上來,我們要過來檢查一下水管,下面是不是被堵著了,就在這個下面。
記者:什么都看不到啊。
葉世雄:我埋在下面,現在沒關系就看不到,看到了就是有關系了。
記者:看到就是壞了?
葉世雄:看到就是壞了,沖出來了,現在就是挺好的,沒關系。
葉世雄發現野生石蛙一般生活在水源相對干凈的上游,他意識到最關鍵的問題就出在了水上。之前葉世雄養殖的石蛙雖然用的是活水,但河水中摻雜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所以并不干凈,石蛙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所以導致了死亡。
葉世雄:我們用的水之前沒有去搞,我是河里的水引過來,河里的水引過來,上面有人種田,還有農家,有人住,那個水里面亂七八糟的都有,盡管弄干凈了,但是里面的細菌還很多,你看不見的。
找到了原因,葉世雄就想在水的源頭埋下管道,將源頭的水源直接引入到他的養殖場里。但建廠的時候已經選擇了離水源很遠的高處,想要把水引到場里需要埋5000多米的管道。因為之前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葉世雄把幾噸重的建筑材料背上了山。
葉世雄:他到村子里面挖了自來水,挖的山里面的水把很清的水拉過去,后來就知道了,他是養石蛙的。
問題解決之后,葉世雄在2011年成功收獲了第一批石蛙,因為當地一直有吃石蛙的習慣,所以葉世雄的石蛙很快就賣出去了。
劉海平:石蛙賣得非常好,每天都最起碼賣十幾斤以上,平均每兩桌客人就會有一桌點石蛙。
2014年8月20日一場意想不到的暴雨降臨在浙江省松陽縣,8月22日,暴雨過后當記者去采訪的時候洪水剛剛退去,卻見到了這樣一幕。
菊云松陽縣橫山村:前年是淹到這里,在家里搶了一些出來,可是今年是一點都沒搶出來,我們全部家當反正辛辛苦苦都在這里。
村民:這里面全部是飼料,淹掉的飼料。
記者:損失了多少錢?
村民:損失,連家里算起來,可能十來萬。
葉世雄家里也受了災,他當初想保本用的香榧樹在洪水過后也幾乎全部被沖垮。
葉世雄:這是我養老樹。
記者:今天全被沖壞了?
葉世雄:今天塌方塌下來全部都賣掉了損失很大啊。
讓葉世雄欣慰的是,好在養殖場地勢高,所以他的養蛙廠并沒有受災,雖然天災躲不過,但這卻堅定了葉世雄要在石蛙養殖上走下去的決心。
2014年上半年,葉世雄養殖的石蛙總量已經突破了2萬斤,成為浙江省石蛙行業領跑者,他的石蛙銷往本地各大酒店?,F在,葉世雄已經不滿足于本地的市場,他告訴記者,他的最大愿望就是養出更多的石蛙,銷往全國。
信息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