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實施過程中,河南省夏邑縣農機局對農機深松整地、植保、秸稈綜合利用、玉米收獲等薄弱生產環節機械實行應補盡補,有力地調整和優化了全縣農機裝備結構,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提升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發揮補貼政策和補貼資金的最大效益,夏邑縣農機局在深入鄉村搞好調研基礎上,結合本縣農機裝備結構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選擇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還田機、深松機、航空器等科技含量高、薄弱環節、農民需求的農業機械作為主要補貼機具,嚴格按照《河南省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河南省2015-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等要求,認真充分尊重農民購機的自主權,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了農機補貼政策順利實施。2015年度共補貼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還田機、深松機和聯合整地機、撿拾壓捆機、航空器等新技術新機具1275臺,農機補貼資金達1974萬元,受益農戶達883戶,拉動農民投入購置大型農機具資金5100多萬元。同時,整合農機產銷機構、農機培訓、農機推廣和農機監理的培訓資源,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現場觀摩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發放技術資料和示范講解相結合,著力提高農機手操作技能、維修水平和作業效益,并以優質的服務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稱贊,樹立了農機部門的良好形象。
據調查,僅2015年購置的補貼機具,就累計完成作業量33萬畝,為購機戶創收2700多萬元,購機戶純收入1328萬余元。這些新技術新機具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解決了秸稈焚燒問題,培肥地力,使糧食每畝增產20—30公斤,而且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為有效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