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運送柑橘的貨車在蒲江縣的公路、村道上來來往往,異常熱鬧。蒲江縣西來鎮敦厚社區9組村民楊清龍算了一筆賬———今年,他家的柑橘地,總產量將比去年提升三分之一。“多虧了‘小農水’工程!”楊清龍樂呵呵地說。
楊清龍家的柑橘地,位于一個山頂上,由于山上不通水渠、缺少蓄水設施,往年灌溉基本“靠天”,且大部分得不到充分灌溉,影響了產量。“連噴藥還得從山下背水上去。”楊清龍說。
不過,依托蒲江縣“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楊清龍家柑橘地“灌溉難”的問題在2015年得到了徹底有效解決:一個100立方米的蓄水池修建起來,在它周圍的柑橘林在取水、用水上都方便了,生產效率、畝產以及由此帶來的收入均得到提高,惠及了包括楊清龍在內的多位村民。
2014年,通過競爭立項,蒲江縣成功入選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第6批“小農水”重點縣,為該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爭取到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
蒲江縣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規劃用3年時間,即2014年到2016年,在7個鄉鎮40個村(社區)新建及整治渠道238.47公里,整治引水堰38座,改造泵站11座,整治塘壩64座,新建蓄水池291口。項目總投資8794萬元。在完成2014年相關工程的基礎上,2015年,該項目又完成了在西來鎮和復興鄉2個鄉鎮13個村的相關工程,項目投資2937萬元,受益人口3.06萬人。
以提升產業為核心,是蒲江“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的最大亮點。近年來,蒲江縣堅持實施“三業(柑橘、獼猴桃、茶葉)并舉”的發展戰略,以優質茶葉、柑橘、獼猴桃三大主導產業為重點,整縣推進與國際接軌的有機農業基地建設。該項目圍繞“三業并舉”,為其做強基礎。
“這個項目主要以‘三條線路、三個片區、三大產業’建設思路,通過全面升級改造蒲江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全力推進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獼猴桃產業、茶業產業發展。”蒲江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敦厚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先明說,以發展柑橘和獼猴桃為主的敦厚社區,在2015年,圍繞本社區的柑橘和獼猴桃林地實施該項目后,“以往困擾敦厚社區農業產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現已基本解決。”
從蒲江全縣來看,2015年的“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實施后,項目區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灌排體系,實現“旱能灌、澇能排”,達到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的效果:
全縣有效灌溉面積將達到19.91萬畝,補灌面積達到2.33萬畝,節水灌溉面積將達到15.1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1.76萬畝。其中,專項項目可實現效益為新增灌溉面積0.32萬畝,恢復灌溉面積0.1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85萬畝,新增補灌面積0.0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0.33萬畝;新增蓄引提水能力33萬立方米,新增節水能力220萬立方米,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01萬公斤,新增經濟作物產值1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473元/人。“進一步提升了蒲江的‘三業’發展。”蒲江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