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時節備耕忙,種糧種植戶也積極地籌備新一年糧食生產的相關事宜。
日前,記者從路橋區農業局農技總站了解到,路橋區人民政府近日出臺了《關于抓好2016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新增了多項的糧食種植補貼政策來支持路橋區的糧食生產。
據了解,2015年,財政部將浙江省列為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改革試點范圍。同年,省財政廳、省農業廳正式印發《浙江省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將我市的天臺縣和路橋區列為浙江省的試點縣(市、區)。
在這個背景之下,路橋區近日新出臺的《通知》文件里亮點多多,路橋區的種糧大戶享受到的政策補貼力度也比往年更加給力。
鼓勵糧食合作社加入聯合社
抱團經營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通知》表示,路橋區將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業補貼制度、農業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和合作社改革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綜合改革。同時鼓勵規模種糧大戶通過合作社加入聯合社,對新組建聯合社進行適當的獎勵,對聯合社內規模種糧大戶提高補貼標準。
據了解,單個專業合作社存在規模小、實力弱、競爭力差等問題,而種糧大戶通過合作社加入聯合社,就是要打破原先單個合作社各自為戰的困擾。通過平臺,將對農戶有利的信息進行共享,開展社員所需農作物種植技術的信息咨詢等服務,對降低農業發展成本、推進農業現代化有促進作用。
“通過抱團成立聯合社,種糧大戶在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和農產品的銷售方面,掌握更多談判的主動權,可以更好地大規模購銷,節約交易成本和費用,獲得更多的經濟實惠。”據路橋農技總站站長林曉輝介紹,為鼓勵種糧大戶加入聯合社,今年路橋財政局和農林局制定了具體的獎補政策,聯合社內的補貼標準要比聯合社外的高。
據介紹,2016年,聯合社外的規模種糧大戶補貼政策繼續按照2015年的政策執行。
聯合社內規模種糧補貼:全年稻麥復種面積50畝(含)以上的農戶、家庭農場等,早稻每畝補240元,比聯合社外的高30元,其他稻麥每畝補200元,比聯合社外的多補20元;早稻種植100畝(含)以上的農戶、家庭農場等,早稻310元一畝,連作晚稻補貼280元一畝,分別比聯合社外的種糧戶多補30元和20元。也就是說,今后路橋區的種糧大戶稻麥等糧食種得越多,補貼越多。
《通知》中還提到,從2017年起,逐步下調聯合社外規模種糧大戶的補貼標準,待時機成熟時,取消對聯合社外規模種糧大戶的補貼。
此外,路橋區還在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對為散戶提供水稻統一育供秧服務面積100畝(含)以上、機插服務100畝(含)以上、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面積200畝(含)以上的糧食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按其在區內實際服務面積,各給予每畝60元的補貼。
旱糧種植有利好,補貼門檻降低額度提升
今年年初,我省再次提高對旱糧生產的扶持力度,鼓勵廣大正在備耕的農民擴大旱糧種植面積,今年旱糧種植直接補貼的起補面積將由原來的連片100畝放寬到50畝,對果園、桑園、林地內間作套種的補貼由原來的每畝20元提高到每畝60元。
近兩年,浙江省旱糧補貼更加普惠,力度也更大。同樣,在《通知》里,記者也看到了路橋區對于旱糧種植的相關扶持政策,補貼額度也更加給力。
據介紹,對在經路橋區農業部門認定的旱糧生產基地(相對連片50畝以上)內,種植大豆、馬鈴薯、蠶(豌)豆、雜豆、高粱、蕎麥、番薯、玉米等旱糧作物的種植者,按照種植旱糧的土地面積,每畝補貼160元;對在果園、桑園和幼疏林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作物連片50畝以上且套種面積比例達50%以上的種植者,按照“三園”間作套種面積,每畝補貼90元。“旱糧連片種植的每畝補貼比省里多40元,套種補貼多30元。”林曉輝說。
此外,規模旱糧種植主體也將被納入糧食生產貸款貼息的重點扶持范圍,省財政按3%的貼息率進行貸款貼息,其中對30萬元以內的貸款,一般采用信用貸款方式。
“種糧面積50畝(含)以上糧食生產主體在糧食生產環節需要貸款,財政按3%的貼息率進行貸款貼息,路橋地區的貸款銀行是路橋農村合作銀行和郵儲銀行路橋區支行。”林曉輝介紹。
完善訂單儲備稻谷獎勵政策
路橋還將繼續對區內種植的訂單稻谷實行獎勵政策和最低收購價政策,早稻訂單的對象是種糧農戶、家庭農場、糧食專業合作社社員;晚秈稻訂單的對象是晚稻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或糧食專業合作社,訂單總量3500噸;凡與路橋區糧食收儲公司簽立訂單并交售的稻谷,均按照省、市訂單糧食的獎勵標準給予獎勵,早稻每交售50公斤獎勵30元、晚秈稻每交售50公斤獎勵20元。
同時,對上年信用好、具有還貸能力的農戶以及按訂單交售糧食的種糧大戶發放糧食預購定金,鼓勵農戶多種糧、多售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