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清縣的“和平冷泥富硒功能農業園區”,記者看到,殘雪覆蓋的田野上,一個“智能環境監測站”裝置赫然矗立在地頭兒。和平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明軍告訴記者,這就是正在建設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以后消費者在市場上買到我們的富硒米,可以清楚地查到種植、批發、銷售各個環節的信息。
2014年,寶清縣和平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試種富硒水稻100畝,注冊了“冷泥”富硒大米商標。經權威部門檢測,冷泥牌大米硒含量為0.224mg/ kg,完全符合國家規定的富硒大米標準。2015年,合作社將“冷泥”富硒大米種植面積擴大到2800畝,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海口、濟南、蘇州、無錫等地,供不應求。高端富硒米賣到29元一斤,銷售一空,目前只剩少量的低端富硒米,合作社純收入達700萬元。
村民吳應瑞是寶清縣和平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員,他說:“去年我種了210多畝低端富硒水稻,每噸比普通水稻多賣300元,增收3萬多!今年我準備擴大種植面積,改種高端富硒水稻,效益肯定會更好!”
富硒米市場叫好又叫座的消息不脛而走,春節前后,綠鑫合作社、五九七農場、以及種植大戶們紛紛找到劉明軍,想要加入合作社,跟著他一起種富硒水稻。
28歲的陳志剛是寶清縣朝陽鄉燈塔村的村民,他剛剛與和平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500畝的種植合同。陳志剛說:“我從小家里就種水稻,去年收成還可以,但和富硒水稻價格相比差不少。之所以選擇這個合作社,一是看好富硒水稻的發展前景,二是因為這個合作社的回收價格高,收益有保障。”
采訪過程中,劉明軍談的最多的是綠色、無公害,他說,我們用的是生物菌肥,抑制土壤重金屬,化解化肥和農藥殘留,讓作物根部自然吸收硒元素,從而保證硒含量和食品安全。
劉明軍預計,今年合作社的種植面積將突破1.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