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富民”是志丹縣提出的“十三五”期間要做好的三篇文章之一。對未來五年如何做好這篇富民文章,昨日,華商報記者采訪了縣人大代表、縣果業局局長牛懷榮。
本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蘋果富民”這篇文章,目前志丹縣的蘋果產業發展狀況如何?
牛懷榮:從2007年到現在,蘋果種植面積累計達到了22.16萬畝。2015年4.5萬畝掛果,收果2.8萬噸,產值剛突破1億元。今年掛果面積9萬畝,預計產量5萬噸。預計到2020年,全縣蘋果面積穩定在25萬畝以上,掛果園面積達到15萬畝以上,產量突破20萬噸,優果率達到80%以上,產值突破10億元,農業人口人均蘋果收入達到萬元以上,使蘋果產業成為全縣90%以上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本報:志丹如何提升蘋果產業發展的競爭力?
牛懷榮:志丹主要發展山地蘋果,果園的管理難度和成本比平原要大,除了示范園和產業帶上的果園,其他果園一般澆不上水,主要靠天下雨。有條件的果園,也采取了打水窖或打機井的方式灌溉。目前,志丹也在下力氣推廣“果畜結合”生態果園模式,促進果畜循環發展。還有就是構建“金字塔”型的技術服務體系,為果農提供關鍵技術支持,提高果園的優產優果率。
本報:如何鼓勵農民發展果業、種植蘋果的積極性?
牛懷榮:前些年,縣上已經出臺了一些列扶持蘋果產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今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號文件《關于加快現代蘋果產業建設的意見(2016-2020)》,專門設立長效蘋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縣財政列支不少于5000萬元用于扶持蘋果產業。為鼓勵農民種植蘋果,凡新建園和第一次補植所需苗木,由縣果業局統購后免費提供。對果農的肥料、地膜,以及果袋、新建水窖、架設防雹網縣上都按政策給予適當補貼。
本報:蘋果種出來了,如何把它賣出去,讓農民實實在在地從發展果業中獲益?
牛懷榮:首先,修建蘋果貯藏設施政府予以補貼,解決售價低時的蘋果儲存問題。凡新建蘋果土庫、小冷庫貯藏設施的,補貼政策標準按“一年一策、分檔補助、分年實施、考核兌現”的辦法給予補助;對新建貯量1000噸以上冷庫,每座補助60萬元;新建貯量1000噸以上氣調庫,每座補助120萬元。
其次,對蘋果銷售企業、電商和個人,政府也有補貼政策。凡本縣籍的企業、合作社在市級以上城市開設志丹蘋果專賣窗口,年銷售志丹蘋果金額達到200萬元以上的,每個專賣窗口補貼10萬元,分兩年兌付補貼。在知名電商平臺開設網店銷售志丹蘋果,年銷售量達到100噸以上的,一次性補貼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