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供應反季節瓜菜成為全國的“菜園子”。然而,坐守菜園子的省會海口,近年來長期因菜價畸高令市民怨聲載道。今年春節前后,海南島菜價節節高攀,部分蔬菜突破30元/斤,菜價領跑全國,引起海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視。同時,一家獨大掌控全省進出島蔬菜批發的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也成為關注焦點。
2月27日下午,海南省工商局通報稱,通過對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及經營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進行立案調查發現,該市場存在濫收費、經營混亂、欺行霸市和涉嫌商業賄賂等問題,成為蔬菜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擾亂市場正常經營秩序,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242.45萬元,罰款60.865萬元的處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日海口市人民檢察院與海口市工商局召開聯席會議,加強工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協同配合查處“菜霸”及相關行政執法人員瀆職、失職等職務犯罪行為,依法開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督促商務、工商、物價等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及時解決民生民利的突出問題。
滿城盡是“鬧心菜”
“甜菜30元/斤、水芹25元/斤、生菜15元/斤、大蔥20元/斤、香菜25元/斤、大白菜10元/斤……”
你沒有看錯,這就是今年春節前后的海南菜價。在生活中,人們常用“白菜價”來形容一樣東西有多便宜實惠,然而在海南,白菜價不再是便宜實惠的含義了。
猴年春節前后,受寒潮天氣和供需影響,海南各地蔬菜價格“一路高歌”。原本在內地賣幾毛錢一斤的大白菜,海南卻賣到10多元一斤。除夕當天,海口一些市場上,蔬菜更是貴得離譜,甜菜高達40元/斤。市民紛紛高呼:菜價太貴,真吃不起了!
江蘇的孫先生來海南陪兒子過春節,他沒想到兒子在海口的生活壓力這么大。“在家里一天青菜10塊錢就可以了,在這里需要六七十塊錢,還吃的不那么多。真是滿城盡是‘鬧心菜’”,孫先生稱。
不僅僅是春節貴,即使在平常,海南菜市場的小青菜、白菜等葉菜售價也在5、6元左右,比內地貴了一倍以上。2015年11月,有一位從北京到海南過冬的候鳥老人向海南省長寫信反映物價問題,稱“海口人均工資不到北京一半,但菜價卻是北京的好幾倍”。
為什么一直以來海南都被稱作是“全國人民的菜籃子”,海南本地的居民卻常年吃著高價菜,每逢佳節又“翻三倍”呢?其中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在恰逢春節之際,市民、網友對海南菜價一片抱怨和吐槽,海南當地媒體也緊跟報道,引起海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羅保銘、省長劉賜貴對海口的菜價問題多次作出批示進行整治。
“難產”的海島本地菜
為什么海南守著“菜園子”吃著“高價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2012年起,海南省政府就成立省穩定“菜籃子”價格領導小組辦公室,力推常年蔬菜基地的建設,還撥付上億元的資金補貼供本島常年蔬菜種植基地,然而部分市縣千畝政府補貼蔬菜大棚閑置變“草地”。
2014年,海南省審計廳對全省11個市縣近三年大棚建設資金進行審計的報告指出:11個市縣121個大棚5180.15畝閑置或損毀嚴重,涉及補貼資金6746.79萬元.其中61個大棚完全損毀,24個大棚閑置棄荒,36個大棚僅僅是鋼架豎立在土地中,無法發揮作用。大量大棚閑置撂荒是海南菜價居高不下的一個因素。
據海南省紀委通報,全省19個市縣中有9個市縣農業系統官員因大棚補貼資金涉嫌違紀,12名正副局長被調查。目前,移送紀檢、檢察機關案件就達30起。
除去這場套取蔬菜種植補貼風波外。海南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處有關負責人分析了海南常年蔬菜基地產量少的原因:一、夏秋季節是海南高溫期,大棚降溫技術不理想,產量低。二、海南夏秋季節高溫、多雨,導致葉菜生產種植成本增加,造成農戶或基地沒有投入過多精力種植葉菜,導致葉菜產量低。
該負責人還表示,流通渠道不暢通,出現種菜難、賣菜更難的現象,也嚴重影響了種植戶的積極性。另外,海南盛產的是冬季瓜菜,并非葉菜,每年大約有300萬畝的反季節瓜菜運往大陸市場。供應本島的是15萬畝的常年蔬菜基地,但受市縣重視程度不夠、投入不足、規模化率較小等因素影響,海南蔬菜淡季自給率僅為40%,旺季也只有60%至70%。
據海南省物價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海南省常年蔬菜基地面積共計15.05萬畝,實際種植面積9.06萬畝,種植率為60.21%。
“菜霸”涉嫌壟斷菜市
冬季海南缺葉菜就要從外省進,流通環節問題又暴露出來。
從島外調入海南的蔬菜必經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占地只有80畝的批發市場也是目前海南唯一形成最大規模的蔬菜批發市場。10多年來,該市場49個檔口控制了全省95%以上的進島蔬菜一級和相應的二級批發。
高菜價已成為近5年來海南省“兩會”必提的熱門話題,政府部門采取新建菜市場、降低攤位費、補助菜農等多項舉措無果后。在坊間和網絡就流傳傳了海南高菜價另一主要因素是流通環節被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壟斷經營、欺行霸市。
2月5日,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率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后到海口、三亞就穩定菜價進行現場辦公,決定從2月5日開始,在海口實施7項舉措,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從2月5日—3月6日免收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進場綜合服務費,確保蔬菜價格在元宵節前有明顯回落;三亞市繼續擴大蔬菜直銷點和平價專區覆蓋面。
隨后,海南省成立以省工商局局長陳楷為組長的“省工商局反擾亂市場公平競爭正常經營秩序、哄抬物價、欺行霸市專案組”,在海口市工商局掛牌集中辦公,嚴打欺行霸市等違法行為,加強蔬菜市場具體監管。
2月6日上午,海南省政府省長劉賜貴率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在不通知市、區的情況下,隨機來到海口市調研檢查蔬菜市場,看菜地、訪菜農,走市場、問民生,強調確保節日期間蔬菜供應,綜合施策堅決穩定菜價。
重拳整治蔬菜市場秩序
2月26日下午,陳楷針對春節期間海南“天價菜”事件接受記者《法制日報》采訪時透露,經調查海口市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存在濫收費、經營混亂、欺行霸市和涉嫌商業賄賂等問題。并坦言,工商部門對市場的監管不力,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陳楷稱,2月6日,省工商局成立專案組后,就立即對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立案調查。
現已查明: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12日登記注冊成立,主要有幾個農民家族在經營,是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的開辦者,主要業務是將市場內的檔口出租給業戶,收取檔口的租金、蔬菜進場綜合管理費(以下簡稱噸位費)及三輪車費,并對場內業戶的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其日均批發蔬菜1,900噸,占海南蔬菜批發市場份額75%以上,長期一家獨大,具有極強的市場支配地位。
自2015年6月起,該公司利用其市場份額獨大的支配地位,未經相關職能部門批準,要求凡進入其市場進行營利性拉貨的三輪車必須由其統一登記上牌和收取三輪車管理費,每月收取人力三輪車費每輛250元,電動三輪車每輛400元,否則不得進入市場。
同時,該公司無視法律法規,以簽訂租賃合同方式,限定各檔口經營的蔬菜品種、范圍,嚴重限制檔口之間的競爭,固化利益共同體,涉嫌統一定價,嚴重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在經營中,該公司財務管理混亂,經營收支未依法如實入賬。而且,作為產品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企業,對各檔口疏于管理,造成市場經營秩序混亂,任由檔口欺行霸市,隨意加價,無法提供進出貨臺賬,資金坐收坐支,大量資金去向不明。
陳楷還表示,經查實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間,該公司對市場內23個經營規模較大、經營時間較長、業務量大的經營檔口噸位費每噸返還5元、攤位費每月返還1000元-2000元的方式進行現金返利。截止案發時,享受攤位費和噸位費返還的檔口有19戶,享受噸位費返還的檔口有4戶,干擾了正常的批發業經營秩序。
工商部門認為,該公司的上述行為是春節前后海南蔬菜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終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擾亂市場正常經營秩序。
2月27日,海南省工商局作出決定對海口市南北蔬菜批發市場開辦者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242.45萬元,罰款60.865萬元的處罰。
呼吁多管齊下建立長效機制
“這次處罰不是目的,主要是依法規范其自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陳楷說,作為監管機構,省工商局將繼續加強對蔬菜價格的監測。立足于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開展集中抽查,確保對蔬菜經營市場主體不低于30%的抽查率,對弄虛作假、不按時年報、虛報瞞報或有其他違法失信行為的,將其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名單,推動社會聯合懲戒。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針對網友反映的為何幾個農民就能壟斷全省蔬菜進出島批發,背后是否有保護傘,相關部門監管職責是否履行到位等問題。近日,海口市人民檢察院與市工商局召開聯席會議,共商打擊擾亂蔬菜市場秩序,哄抬菜價、欺行霸市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對策。海口市檢察院檢察長李思陽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嚴打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刑事犯罪,嚴查高菜價背后的“保護傘”等,并督促商務、工商、物價等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及時解決民生民利的突出問題。
海南省長劉賜貴在今年海南省“兩會”上表示,堅決把過高的菜價降下來,真正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便宜菜。新的一年里,政府一定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這個問題比過去好一些,這是海南針對菜價的“史上最強硬表態”。
目前,“降菜價”已經被海南省政府當作今年重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將采取在重點市縣成立類似國有蔬菜控股公司、全省再建三個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加大與周邊省份產銷對接力度等措施來降低菜價。
據了解,從2月10日起,海口、三亞市政府采取政府引導的措施,相繼在市區布置政府平價菜臨時直銷點,抑制市場菜價上漲勢頭,通過持續平價投放,強勁地下拉市場蔬菜零售價格,改變了生產、流通、零售環節各市場主體的趨利風漲的心理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