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破解農產品滯銷須暢通信息渠道

   日期:2016-02-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4827    評論:0    

  據報道,在山東、遼寧、陜西、廣西等地,部分蔬菜水果出現“價低賣難”,甚至出現將蘋果喂雞喂豬、農民砍掉果樹、農產品爛在地里等現象。

  對此,不少網民表示,解決農產品滯銷必須對癥下藥,盡早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的舊模式并大力推進種植農業合作社建設,指導農民科學種植,用“互聯網+”破解農產品信息不實不暢等核心問題。此外,農民作為生產者必須要提高農產品質量,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提升整體競爭力。

  農產品滯銷頻現

  “我們那里年年一大堆蔬菜爛在地上,現在都沒人去管理了。”網民“沒有翅膀的鷹2014”稱。而網民“龍行天下83490”則表示,“農戶的蔬果價賤賣不掉,大城市的蔬果又很貴,問題出在哪兒?”

  網民“松開你的枷鎖”認為,由于農業現代化生產缺乏科學管理手段、農業勞動者過于分散、貨運物流不便、農業市場信息閉塞等諸多原因,廣大農民在實際生產中會經常面對農資貴、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賣不上價錢等問題。

  在網民“食品界姜昆”看來,農產品之殤歸根結底是信息不對稱、質量得不到信任。

  網民“農牧”稱,除了品種單一、銷售渠道單一以及很多人盲目跟風種植等原因外,“信息不對稱”才是產生農產品“滯銷、賣難、買貴”怪圈的根源。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市場沒打開,才會造成所謂的“供大于求”假象,以及“一邊價格很便宜,一邊想買買不到”的怪象;銷售渠道單一,才會導致“一條路走不通就無路可走”的現實。

  破解信息不對稱

  網民“農牧”稱,無論是菜農,還是銷售商,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徹底改變以往那種“靠天吃飯”“靠傳統批發”,“靠政府緊急成立的‘西瓜辦’、‘香蕉辦’”等臨時救急的觀念,要真正認識到信息化尤其是互聯網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此外,也有網民表示,應該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的舊模式,大力推進農業種植合作社建設,實現“抱團”發展。同時,還要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提升整體競爭力。

  網民“楊亞非”表示,在面臨農產品“價低賣難”問題時,要完善應急處理機制。有關部門應積極組織本地批發市場、超市、企業進村采購,或在城區部分街道、小區設置臨時銷售點,并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媒體等渠道發布信息,引導更多客商、消費者前來消費采購,做好應急處理。同時,引導農戶盡量進行錯峰銷售,避免現有農產品銷售過度集中。

  網民“田貿”也表示,在破解農產品滯銷這一問題中,有關部門應做好農產品種植面積、產量、價格等研究統計工作,指導農民科學種植,保持農產品的供需平衡。只要供需能夠對接,就能避免由于信息不實不暢造成的價格大起大落和市場炒作。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