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中旬,省殘聯積極與紅星年貨博覽會組委會聯系,讓公益創業聯盟的成員獲得免費進場銷售農產品的攤位。
春節七天長假,包濤在走親訪友時都會提個請求——幫湘陰110多戶殘疾人家庭賣干菜。
“聽彭方來說湘陰110戶殘疾人家庭制作的干菜滯銷后,我就多方聯系朋友幫忙銷售。”包濤4歲時因為醫療事故造成右腿神經和肌肉萎縮,行動不便的他深知殘疾人的不易。
彭方來是湘陰縣南湖洲鎮殘疾人老板,前幾年與當地110戶殘疾人家庭簽訂了蔬菜種植和干菜制作協議,幫他們增加收入。由于去年干菜銷路大幅下滑,目前110戶總共積壓了18噸干菜。他和包濤聯系省內多名做生意的殘疾人朋友,創建了一個公益創業聯盟,無償幫殘疾人農民賣干菜。包濤對記者說,“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這個聯盟一起銷售產品幫助殘疾人。”
一個特殊群體的新年心愿
看到彭方來和不少素不相識的好心人春節期間都幫自己賣干菜,湘陰縣南湖洲鎮樂興村張禮庭感到很欣慰。
38歲的張禮庭小時因小兒麻痹癥導致左腿行動不便,外出找工作也四處碰壁,只好在村里靠種田謀生。因為家境困難,他一直沒有結婚。前幾年,他看到不少農民靠制作銷售干菜賺了錢,于是與彭方來簽訂了蔬菜種植和干菜制作協議,種植了一畝多蔬菜制作干菜銷售,每年能收入三四千元。
“前幾年干菜銷路不成問題,去年省內很多酒店生意下滑,干菜訂單也少了不少。”張禮庭望著堆了滿屋的干菜,焦慮地說,很多殘疾人農民都不懂營銷,又沒有人脈,導致干菜積壓嚴重。“我家里就積壓了一噸多干菜。去年種干菜買種子、生態肥的費用達6000多元,這還不算自己投入的人工。如果干菜不能賣出去,這些投入都會血本無歸。看到我生活困難,鎮里和村里春節前都發放了幾百元慰問金,讓我安心地過了這個春節。”
但隨著去年下半年干菜銷路驟降,110戶家庭都積壓了干菜半成品或成品,總量達18噸,品種包括卜豆角、卜辣椒、茄子皮、刀豆絲、包菜芯等。他們都希望積壓的干菜能早點賣出去,早日卸掉心頭這塊沉甸甸的包袱。
“110戶家庭里有60%左右比較貧困,干菜滯銷讓他們生活陷入窘境。”彭方來說,對有些家庭而言,干菜銷售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滯銷會讓這些家庭生活難以為繼。
抱團組建公益創業聯盟
現年53歲的彭方來生下來不到一周歲便患上了小兒麻痹癥,接著左下肢就落下了永遠的殘疾。1981年,彭方來高中畢業后,自學鐘表維修技術創業,還創辦了湘陰縣首屆殘疾人維修技術培訓班。
2011年,他和朋友在湘陰開了家農副產品加工銷售廠。通過幾年的努力奮斗,他不僅雇傭了37名殘疾人員工生產,而且還與當地110戶殘疾人家庭簽訂了蔬菜種植和干菜制作協議,生意越做越大。
從去年開始,干菜銷量驟然下滑,為了開拓產品銷路,彭方來發起成立了湘陰自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湘陰縣城用4臺電動車把干菜送到各小區進行銷售,但銷售量不大。
得知湘陰110戶殘疾人家庭積壓了10多噸干菜后,包濤也主動幫扶彭方來團隊對接銷路,并多方尋求幫助。“這些干菜都是殘疾農戶生產的綠色食品,但他們不懂營銷,又缺乏人脈,在遇到困難時缺乏應對措施。”
包濤告訴記者,他和彭方來商議后,認為創業的殘疾人相對少,而且大多是單打獨斗,難以獨自應對市場的驟變和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如果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公益創業聯盟,共享各自的銷售渠道和資源,能有效促進產品銷售。每個殘疾人老板都有自己的人脈和銷售渠道,如果大家抱團整合銷售資源,就能搭建一個更為廣泛的銷售平臺。
公益創業聯盟組建后,成員都積極動員自己的社會資源,爭取各方支持,千方百計擴大干菜銷售渠道。
爭取多方支持銷售干菜
湘陰110戶殘疾人家庭干菜滯銷的困境引起了多方關注,不少單位想方設法幫他們擴大銷路。
省殘聯率先伸出援手,積極與紅星年貨博覽會組委會聯系,讓公益創業聯盟的成員獲得免費進場銷售農產品的攤位。此后包濤組織7家殘疾人企業組團參加紅星年博會,銷售干菜、紅棗等農副產品。
不少逛紅星年博會的市民路過殘疾人銷售專區時,被他們自立自強的精神所感動,不僅自己購買,還拍照發到朋友圈,動員親友前來買他們的干菜。張女士在年博會現場買了卜豆角、卜辣椒等多種干菜。她告訴記者,自己和不少親戚都喜歡吃這些干菜,買些回去可以在春節里招待親朋好友。“干菜能否銷得出去,直接關系到這些農民去年的勞動能否得到回報,甚至關系家庭生計。我個人雖然買得不多,但如果更多人購買干菜,就能解決他們干菜滯銷的問題。”
湖南省浙江商會聞訊后,派人聯系彭方來采購了卜豆角、卜辣椒等農產品,還積極動員會員單位和市內酒店購買干菜。望城區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剛專程前往湘陰,指導進行深加工,減少生鮮蔬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