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自治區水利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全社會水利投入累計達664.58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27.4%(“十一五”全社會累計水利投入203億元)。
——解決了501.7萬農牧民和34.8萬學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十一五”末的60.8%提高到了70%。
——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17萬畝,較“十一五”末增長9.2%;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18萬畝,較“十一五”末增長60.6%,其中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325萬畝,較“十一五”末增長55.8%。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十一五”末的0.50提高到0.52。
——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十一五”末下降了46%、27%。
——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50萬畝(“十一五”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435萬畝)。
為了大力發展自治區水利事業,水利廳制定了“十三五”主要目標。
——全社會水利投入達到1500億元。
——大江大河重點防洪保護區達到流域規劃確定的防護標準,黃河干流全部達到規劃標準,遼河、嫩江干流治理段落堤防達到規劃標準。經過治理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重要段落堤防基本達標,防洪標準提高到20—50年一遇洪水標準、中小河流(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到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重點段落基本達標,防洪標準提高到10—20年一遇洪水標準。
——新增供水能力20億立方米。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211.57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25%和2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
——農村牧區供水實現受益人口736.9萬人,其中改造受益人口536.3萬人,新增受益人口200.6萬人(水利部未定)。全區集中供水率達到80%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5%以上,供水保障率,其中小型水利工程達到90%以上,其他工程達到95%以上。
——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00萬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5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00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500萬畝。
——全區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1%。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325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