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特色農牧讓青海海東倉廩殷實

   日期:2016-01-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65    評論:0    

  沃野千里土生金。“十二五”期間,海東市固守“菜籃子”和“果盤子”,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日新月異,農村經濟社會發生明顯向好變化,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十二五”期間,海東市農業農村經濟在新常態下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截至2014年,農牧業增加值達到53.12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48.26%,年均增長12.0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78.71元,較“十一五”末增長52.57%。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303.49萬畝。沿黃水庫冷水魚網箱養殖場達到19家,較“十一五”末增加11家,面積達6.3萬平方米,產量873噸,是“十一五”末的3.5倍。
 
  設施果蔬豐富全省“菜籃子”
 
  “十二五”期間,海東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鞏固提升湟水流域老基地、拓展黃河流域新基地”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黃河彩籃”建設工程戰略,創新發展機制,實行“政府推動、多元收入、市場運作”,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3.91億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黃河彩籃建設成集果、菜、魚、肉、禽、蛋、奶等種養業為一體的多功能示范引領生產區,形成“市級基地+若干園區”的“1+X”新型“菜籃子”生產體系。累計扶持建設日光節能溫室4.35萬棟,拱棚3000棟,舊棚改造2000棟。截至目前,海東溫室已發展到7.2萬棟,占全省的51.4%。
 
  在全力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同時,海東不斷推動規模化養殖,推進農業園區建設,大力實施品牌經營提升戰略,提高農業組織化水平,推進全市現代農牧業實現新提升,使全市在全省糧食生產和“菜籃子”工程中的地位進一步穩固。目前,海東市“一區兩核四園”的生態農業園區格局已然形成。園區建設已成為海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橋梁紐帶和建設海東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區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截至2014年,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303.49萬畝,其中馬鈴薯74.39萬畝、油菜83.46萬畝。糧食、油料、蔬菜總產量分別達到54.5萬噸、13萬噸、76萬噸。全市肉類、奶類、禽蛋總產量分別達到10.19萬噸、6.06萬噸、1.3萬噸,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12.22%、22.17%、16.07%。
 
  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
 
  “十二五”期間,海東市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強化農牧業先進技術、裝備的引進和推廣應用,強化創新驅動對特色農牧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緊緊依托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推動傳統農牧業改造提升,大力推廣全膜雙壟馬鈴薯玉米栽培技術,穩定海東糧食生產能力,形成了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特色農牧產業體系。
 
  在生產過程中,海東市的科技創新成效頗為顯著。以民和模式為主,截至2014年,累計推廣馬鈴薯、玉米全膜雙壟栽培技術105.92萬畝,新增鮮薯約8億公斤、糧食約3億公斤、玉米秸稈為主的青飼料145萬噸,新增產值約14億元。累計培訓新型農民工程技術骨干6050人,綠證培訓1.07萬人,普通培訓48.49萬人次。農作物良種化程度達到79.74%,馬鈴薯脫毒化達到90%;年完成畜種改良50萬頭(只),鱒鮭類高原冷水魚網箱養殖從無到有,面積達6.3萬平方米。
 
  隨著國家財政投入的不斷加大,社會資本的持續融入進一步鞏固了海東農業基礎地位。同時,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全市農牧業機械化、自動化明顯提升,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購置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截至2014年,全市各類拖拉機擁有量達9.87萬臺,配套機具達到11.42萬臺。農用機械總動力達到155.81萬千瓦,較“十一五”末增加15.95萬千瓦。全市機耕、機播、機收面積不斷提升,機械化綜合水平較“十一五”末提高了6個百分點。馬鈴薯和油菜種植收獲、保護性耕作、牧草收獲加工、養殖、設施農業、農副產品加工等機械化、自動化均有較大程度的增幅。
 
  “農村改革”助力品牌建設
 
  近年來,海東市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資產抵押貸款的實施辦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切實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化企業貸款貴、貸款難的問題。同時,加大設施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林產業發展等項目的貼息、獎補力度,充分調動了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激發了全民投資創業熱情,全市各類市場主體迅速增長。
 
  “十二五”期間,全市省級認定畜禽規模養殖場達到414個,創建國家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場19個;推進畜牧業現代化、機械化、自動化,新建現代畜牧業示范場23個;扶持建設家庭牧場1530戶,規模養殖戶達到4.62萬戶。農業部認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8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517個,扶持示范合作社53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發展到2889家,擁有成員5.63萬人。
 
  海東市因地制宜,立足當地農業資源優勢,選擇具有一定區域規模、產業基礎較好、市場前景廣闊的特色農產品和產業,依靠科技,培育品牌,走集約化生產、區域化布局和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路子,不斷提高特色農牧業的生產水平和產品檔次,堅持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不斷發展核桃、大櫻桃、樹莓、冷水魚等特色農產品,著力打造“生態海東品牌”,實現高起點和跨越式發展。目前,全市扶持休閑農業13家;申報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個,無公害農產品達89個;認定地理標志11個,綠色食品18個,農畜產品地方生產標準8個,專利5項;建成6個萬頭(只)以上畜產品基地,13個千畝以上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
 
  “十二五”以來,海東市按照農牧“兩翼齊飛”的思路,以“全膜雙壟”、“黃河彩籃”、“農業園區”等為抓手,對種植業提檔升級;以“飼草產業”、“家庭牧場”、“生態牧場”等為抓手,對養殖業轉型增效;以“農村產權改革”、“金融服務改革”等為保障,對農牧業發展減壓松綁,全市農牧業生產呈現出持續向好、亮點紛呈的良好格局,一條“特色海東”的農牧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正在形成。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