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空,劉建明就喜歡走在村道上看看村里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情況。讓他感到欣喜的是:1公里長的灌溉渠很快要建好,另外兩條共3公里長的渠道也即將動工,將在兩三個月內完工。
劉建明是鎮隆鎮塘角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修好村里的農田水利設施是他這一兩年的主要工作之一。塘角村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納入了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屬于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規劃項目。在今年汛期前,村里農田可實現“旱能灌,澇能排”。
鎮隆受益農田約8000畝
走進塘角村,寒冬時節的田野里仍然是綠油油一片,多是青椒、紅蔥、菜心等經濟作物。村道旁的水渠,仍是以前開挖的,沒有鋪設水泥磚塊,容易出現淤塞,且不容易蓄水。不過,這些問題很快可以解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正在塘角村修建,兩三個月后將全面完工。
“村里屬于碗窯水庫灌區,灌溉用水是從水庫下來的,沿著溝渠流到各塊田里。”劉建明說,塘角村位于灌區的下游,雨水充沛時節用水還好,遇到旱天,灌溉用水在上游就被其他村的農戶用完了,加上溝渠蓄水能力差,會影響農作物種植。
“你看一下村里的地形,有些地方地勢較低,容易浸水。”劉建明說,修建好“三面光”灌溉渠后,村里耕作用水就不用擔憂了,下大雨時,雨水也可以從渠中排走,減少內澇。
在與塘角村相距不遠的陂塘角村松山下村民小組,村民李桂娣站在家門口,看著經過家門的陂塘角灌溉渠,心里十分高興。灌溉渠旁邊,就是村里的耕地,這條灌溉渠基本建好了,山泉水源源不斷地從山上流入,抽到田里就能灌溉。
根據施工計劃,鎮隆鎮的小型等農田水利主要在塘角、陂塘角、大光、高田、井龍等農業村實施,受益農田面積約8000畝。“因這些村的機耕路較為狹小,機械施工經常有困難,有時需要砍掉部分村民路邊的果樹等,都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不要補償。”鎮隆鎮黨委委員黃海兵說,灌溉渠建成之后,鎮上水管所、屬地村委會將會加強巡查,發現損壞會及時進行維護保養。
2015年度項目已經完工83%
小型農田水利重點項目屬于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規劃項目。惠陽區工程建設范圍主要分布在平潭鎮、良井鎮、永湖鎮、沙田鎮和鎮隆鎮,受益面積為12.4萬畝,受益灌區面積為4.53萬畝。
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7個灌區配套改造工程、2個山塘除險加固工程、12宗電灌站改造或重擴建工程、1宗小型水源修復工程、1宗小型水庫輸水涵管加固工程和改造配套渠道96.38公里。
工程總投資6346.36萬元,分3年實施,分別為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張遠滔說,截至目前,2013年度項目已經完工,2014年度項目已經在去年12月底全面完工。2015年度項目在2016年1月中旬完成83%工程量,整體工程計劃在今年汛期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