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的消息,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簽署命令,中國氣象局于日前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冰凍、寒潮)四級應急響應。
中央氣象臺20日6時發布暴雪藍色預警:預計,20日8時至21日8時,湖北中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西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其中,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東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暴雪(10—19毫米);上述地區積雪深度有3—12厘米,部分地區將出現道路結冰。21—23日,貴州、湖南中南部有凍雨。受強冷空氣影響,21—25日,上述各省及上海、福建、廣東、廣西氣溫將明顯下降,并逼近或突破歷史最低氣溫極值。
根據上述情況,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減災司、預報司、觀測司,氣象中心、氣候中心、衛星中心、信息中心、探測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宣傳科普中心立即進入四級應急響應狀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區、市)氣象局根據實際研判保持或進入相應應急響應級別。
此次寒潮天氣對南方的農業會造成何種影響,該如何應對?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工呂厚荃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南方農業影響較大。由于南方農業抗寒能力相對較低,此次低溫強度較大,水果、蔬菜、設施農業、水產養殖業都會受到影響。
呂厚荃說,南方的越冬作物為冬小麥和油菜,正處于冬季緩慢生長階段,長江中下游大部最低氣溫將達-5℃至-10℃,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凍害,尤其抽薹后的油菜抗寒能力明顯下降,可能受害較重。貴州、湖南出現的凍雨會對農作物以及農產品運輸造成一定影響。四川南部、云南東部等地低于零度也會造成小麥凍害或霜凍害。
呂厚荃同時表示,北方地區正值冬小麥越冬期,降溫可能會使部分弱苗遭受凍害。她建議,對于大田作物應增施暖性肥、增加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