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平頂山“草莓大王”張志強 致富不忘帶領鄉親奔小康

   日期:2016-01-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446    評論:0    
 圖片6

  時下,正是反季節草莓銷售的旺節。1月4日,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區蒲城街道門樓張村百畝塑料大棚在陣陣寒風的吹佛下翻著白浪,似朵朵白云,棚內卻溫暖如春。不少游客在這里采摘著鮮嫩的草莓,農民賣著鮮紅的草莓,腰包鼓鼓的,更是喜上眉稍。
 
  當天,筆者慕名來到門樓張村百畝草莓園,只見青年農民張志強正在給成熟的草莓拍照片,給朋友圈發微信,聯系市區超市,幫助困難群眾銷售草莓。“秋珍,快回棚里摘草莓,一會兒車就來了”。
 
  50多歲的張秋珍爽朗的笑了:“俺這就去摘草莓!”她在大棚里摘著草莓,便笑逐顏開的告訴筆者:“志強真是村上的能人,有心勁。這幾年他幫俺建了兩個大棚種草莓,年年獲得好收成,俺要好好感謝他。”
 
  張秋珍全家5口人,公爹年老多病,兩個孩子上學,也沒有掙錢門路,生活十分困難。2012年,張志強讓張秋珍在自己的大棚內打工,年收入8000余元。
 
  2014年,張志強找到張秋珍:“你也種草莓吧,在這里技術學的差不多了,我幫助你建大棚,解決大棚資金。”當年秋天,張志強幫她建了2座3畝大的大棚種草莓。栽上草莓苗后,張志強不斷來到張秋珍家大棚內觀察草莓生長情況,現場指導草莓管理技術。
 
  一天,秋珍發現草莓葉發黃,有枯死的現象。就給張志強打電話。張志強放下手中的活,迅速來到秋珍家的大棚內,查看病因,是施肥過量,立即采取澆水的辦法,使肥力擴散。幾天后,草莓葉返青了。由于張志強的精心指導,秋珍種草莓當年收入3萬余元。
 
  今年,秋珍家的草莓每市斤賣到25元。她逢人便說:“這都多虧了志強呀,種草莓比種金豆都強啊!”
 
  門樓張村地處偏僻。全村1600多口人,800畝耕地,曾是有名的貧困村,如今變成了遠近聞名的草莓專業村,不少村民興奮地說:“張志強立了一大功。”
 
  秋珍口中的“草莓大王”名叫張志強,今年42歲,是門樓張村的青年農民。2011年,他看到村上人多地少,致富無門,決心為鄉鄰干點事。于是他來到山東壽光考察市場。當看到那里的農民靠種植草莓走上了致富路后,萌發了種草莓致富的念頭。返回后,他東拼西借,籌資16萬余元在周圍村莊第一個建起了5座大棚種植草莓。為解決技術問題,他邀請山東師傅前往指導,結果當年每座大棚收入3萬余元,爾后又發展7座大棚。
 
  為了帶領全村種草莓致富,他一邊讓村上10多位困難群眾前往打工學技術,月工資1500元。一邊發動全村群眾種草莓,拿出自己的6萬余元幫助村民建大棚、架電線、打機井,終日不知疲倦的鉆進困難群眾家的大棚內,查看草莓生長情況,宣講種植技術,解決技術難題。如今全村已發展50多戶,大棚60余座,100多畝種植草莓,畝是值達到4萬余元。
 
  張志強先后帶動18戶困難群眾靠草莓致富。困難群眾魏占軍,今年40歲,是村上的低保戶,他家3間破房子外邊下大雨,里邊下小雨,老婆癡呆,孩子念初中。這些年,一直在張志強的大棚打工,月工資2000元。
 
  最近,張志強正幫魏占軍建大棚種草莓致富,魏占軍感動的逢人便說:“不是志強的幫助,俺家的日子就無法過啊!”
 
  談起今后的打算,張志強充滿信心地說:“今年我要擴大種植面積,大棚發展到10座,還準備種蘭莓,然而再幫助10戶困難群眾種植草莓致富!”
 
  筆者離開時,只見火紅的草莓與天邊的晚霞相映,映紅了果農的笑臉。張志強看著眼前的一切,欣慰的笑了。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