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東阿阿膠漲價53%“陽謀”:推動全新毛驢養殖模式

   日期:2014-09-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85    評論:0    

  9月12日,東阿阿膠(000423.SZ)發布公告上調阿膠出廠價53%,零售價將做相應調整。

  9月16日,剛從內蒙古赤峰考察毛驢藥材養殖示范基地回來的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告訴記者:“原材料像驢皮從去年這個時候到現在已經漲了一倍多,驢皮稀缺是一個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漲價也是我們有意主導的。我們有意通過價格推動毛驢產業良性生態系統的構建。”

  每年減少30萬頭

  根據《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3版的數據,2012年末全國毛驢存欄量為636.1萬頭,比上年下降1.81%。

  業內人士介紹,毛驢存欄量每年都在下降,已經連續二十年平均年下降3%,而最近十五年更達到3.5%。大約以每年減少30萬頭左右的速度遞減。

  但據接近農業部人士說,農業部官員認為這一統計數字虛高30%左右,也就是說,全國真實的毛驢存欄量很可能只有450萬頭左右。

  下降趨勢還將一直持續下去。

  業內人士介紹,根據一個比較統一的觀點,全國毛驢存欄量大概還要以現有的速度持續下降6年,到2020年200萬頭時達到平衡點,此后或許會在需求刺激下進入一個緩慢增長的階段。

  毛驢存欄量逐年減少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毛驢已經失去役用作用,此前的廣大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飼養的毛驢大都已經被機械產品取代。

  另一個原因是飼養成本高投入產出比不合算。像新疆,毛驢的主要飼料麥草目前一公斤達到3.5元,比糧食還貴,如果沒有規模化養殖的話,普通農戶很難消化掉如此高的成本。

  2011年10月起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曾在赤峰市的巴林左旗進行過長達7個月的毛驢養殖產業鏈調查,發現進入冬季之前農民大都將驢駒子賣掉,否則,等到來年賣掉毛驢后每頭大約賠600元。麥肯錫的結論是,如果毛驢價格上漲到農民在第二年賣掉成年后的毛驢時能多賺到100塊錢,毛驢存欄量下降的局面或許就會得到改善。

  養殖大戶改養驢

  與悲觀的宏觀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現實中已發生一些值得注意的變化。

  雖然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村地區都養驢,但80%的毛驢集中在四大養殖圈,分別是新疆南疆地區、蒙東遼西地區、陜甘寧地區、河北內蒙古西區域。其中蒙東遼西地區最具代表性。

  赤峰市的巴林左旗就位于蒙東遼西養殖圈的中心。

  韓其瑞是巴旗后興隆地村養殖大戶兼當地牲口買賣經紀人,在他家房屋后面有一個占地一畝左右的圍圈,用以飼養大牲畜育肥。育肥是當地養殖戶的一種養殖模式,指買入食用牲畜短期飼養增重后賣出賺取差價。

  以前以育肥肉牛為主的韓其瑞今年春天第一次買入36頭毛驢,飼養51天后賣掉賺了2.4萬元。他在8月份又以每斤12元的價格買入40頭毛驢,現在毛驢的行情已上漲到每斤13.5元。

  他打算賣掉這批后再買入100頭毛驢育肥。

  更具代表性的是土龍崗村養殖戶李果。他此前一直以養殖肉牛為主,常年規模維持在200頭左右。他表示今后將以養殖毛驢為主。記者采訪時看到,他已經購置了100頭毛驢,而存欄肉牛只剩下20余頭。

  他介紹說:“兩者對比,單頭毛驢飼養沒有牛利潤高,牛能達到10%;但總體的資本回報養驢比牛要好,能達到15%-20%。”

  后興隆地村村主任陶志富認為監管加強后市場凈化對養驢有利。他說:“再一個,養驢是新興市場,現在剛興起,可以早進去,像養牛已經很成熟了,養豬起伏太大,風險比較高,都不如養驢。”

  但這個變化顯然還只是剛剛開始。

  陶志富介紹,后興隆地村目前毛驢存欄量為1000多頭,與去年持平。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家家戶戶散養著三頭五頭,今年是集中到一些大戶手中。

  主導漲價

  在秦玉峰看來,這種變化預示著一種新的毛驢養殖模式已現雛形,這便是企業帶動、政府推動、吸引資本市場、依靠規模養殖做大市場的模式。

  “15%-20%的回報率對資本市場很有吸引力。”秦玉峰介紹,東阿阿膠在上游養殖業大致做了以下帶動的工作,一是推廣體格較大的德州驢的改良品種,德州驢一般能長到450-500斤左右,凈皮能達到4公斤,而全國毛驢平均凈皮只有1.5公斤;二是推廣凍精繁育技術,因為養毛驢的越來越少,配種也越來越困難,長期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凍精繁育則解決了這個難題;三是改變以往的扶貧模式,將拿出來修路等的資金改為購買毛驢交給農民飼養。

  他說:“我們做了一個規劃,覆蓋朝陽、通遼、阜新這一帶,爭取扶持100萬頭的規模。”與之對應的是,巴林左旗旗長劉長學介紹說,巴旗計劃到2017年將當地的毛驢存欄量提高到25萬頭,七年前存欄量只有10萬頭,目前已增長到17萬頭。

  但最關鍵的是要讓毛驢的價格提升上去。秦玉峰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一年間價格漲了一倍,漲得厲害一是稀缺,二是向上游傳遞價值。通過有意識向上游傳遞價值,調控價格和價值的背離,推動生態系統的構建,這樣才能吸引大資金進來。沒有規模沒法產生效益,養驢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收集驢奶、孕驢血、孕驢尿,多元化綜合利用才能有高收益,才能滾動發展起來。”

  但現在看,東阿阿膠設計的生態系統還有一個環節沒有打通,便是屠宰環節還在虧錢。天龍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懷利介紹說,他們去年屠宰6000多頭,平均一頭驢虧300元,加上驢皮下貨一頭驢虧五六百塊錢。


來源: 21世紀經濟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