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安徽省亳州市近年來通過不斷推進中藥材產業的基地化、科技化、標準化和品牌化,使之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基地化。亳州市常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10萬畝,種類400度種,為形成規模效應,亳州市政策引導,培育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近年來重點發展了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等地產藥材品種。以沿渦河中藥村產業帶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地道中藥材基地建設;以十九里中藥材特色示范鎮為重點,建立白芍、牡丹、菊花三大特色基地;在五馬、十八里、華佗、沙土、大楊等沿渦河藥材鎮鄉建立桔梗、丹參、白芷GAP基地。引進藥材新品種,建成一批綜合性、專業性的亳藥種植園、亳藥高技術產業園、亳藥良種示范園。
以科技創新帶動中藥材產業發展。以譙東鎮省級中藥材科技示范園為基點,建設2000畝中藥材脫毒種籽、種苗繁育基地。利用當地中藥科技資源,開展產學研結合,促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加強龍頭企業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協作,在良種繁育推廣、新藥研發、基地建設、高精尖設備更新、現代物流、人才培訓等方面引進關鍵技術。
以標準化建設促進質量安全監管。推行中藥材種植GAP規范化,加工GMP標準化,經營GSP流程化的標準規程。對已制定并得到批準的藥材白芍、桔梗、丹皮、丹參等生產標準,在基地建設中嚴格執行,加強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質量監測,嚴防高毒農藥偽劣化肥影響藥材品質。對未經GSP認證的無證經營企業及時予以查處。亳州市建立了市、縣、鎮、村四級群防群治網絡,對藥品、藥材生產、流通、使用實施全過程監控,監督藥品藥材生產經營企業及藥農、藥商依法生產、經營。
以品牌化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壯大藥業企業總量,培育形成飲片加工、有效成分提取、傳統中成藥、一二三類新藥開發的上下游產品配套的企業集群;依托中藥龍頭企業,建設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中藥產品研發、新產品生產三位一體的現代化工程;培育中藥材特色加工園區和產業集群區,重點發展中藥材精深加工;重組、整合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立足中藥材產業品牌,推進延伸產業發展。打造“特色農業觀光游”、“特色農事體驗游”等旅游項目,重點開發養生旅游,開展“五禽戲”文化推廣。扶持一批藥酒、養生酒企業,發展膳飲食連鎖、中藥材食品加工產業,形成了中藥材、文化旅游、醫療保健”的大中藥產業體系。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