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保障農產品和農資產品的質量安全,確保農業生態環境的質量安全,農藥使用零增長刻不容緩。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農農發【2015】2號和省農業廳魯農保字【2015】15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加快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進程,近日,東營市農業局研究制定了《東營市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
《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害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科學用藥水平明顯提升,單位防治面積農藥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實現農藥使用總量零增長。
實施綠色防控: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生物、物理防治覆蓋率達到30%以上、比2015年提高10個百分點,設施蔬菜基地、園藝作物標準園全覆蓋。
實施統防統治: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比2015年提高10個百分點,糧棉油等作物高產創建示范片、園藝作物標準園全覆蓋。
實行科學用藥: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比2015年提高5個百分點,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比例明顯提高。
根據病蟲害發生危害的特點和預防控制的實際,堅持綜合治理、標本兼治,重點在“控、替、精、統”四個字上下功夫。
“控”即是控制病蟲害發生危害。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創建有利于作物生長、天敵保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預防控制病蟲發生,從而達到少用藥的目的。
“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代替高度高殘留農藥、大中型高效藥械替代小型低效藥械。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開發應用現代植保機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機械,減少農藥流失和浪費。
“精”即是推行精準科學施藥。重點是對癥適時適量施藥。在準確診斷病蟲害并明確其抗藥性水平的基礎上,配方選藥,對癥用藥,避免亂用藥。根據病蟲監測預報,堅持達標防治,適期用藥。按照農藥使用說明要求的劑量和次數施藥,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劑量、增加使用次數。
“統”即是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扶持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規模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推行植保機械與農藝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決一家一戶“打藥難”“亂打藥”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