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生豬企業全球化視野下的產業突圍

   日期:2014-09-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0    評論:0    
  僅僅時隔大半月,整個養豬行業和經濟學家都突然對“豬周期”有了把握,而之前他們對何時結束行業低谷有著巨大分歧。隨著豬價持續上升,業界對“豬周期”見底已無疑慮,于是新的分歧變成接下來豬價是維持在盈虧平衡線略微出頭還是將回到新一輪景氣周期。
 
  產業進入深度融合
 
  中國是世界上豬肉產量最大的國家,生豬存欄數、出欄數和豬肉產量均接近世界的一半。
 
  養豬看起來是傳統行業,實際是全球化的產業,不管企業和養殖戶愿不愿意,這個行業都已經“被國際化”。因為養豬成本中最大的兩項,種豬和飼料已經國際化了。
 
  我國養豬成本已經超過美國,以至于有時進口美國凍豬肉也是平抑國內豬價的路徑之一。就此,牧原股份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曹治年說,養豬最重要的成本是飼料,即玉米、豆粕等,而國內玉米價格明顯高于美國。
 
  在發達國家,生豬行業也進入產業深度融合的階段。以美國為例,曹治年說,美國養豬行業已經發展到豬肉不賺錢、豬糞賺錢的程度。美國養豬企業一般會在豬舍下建一個2.4米深的儲存池,儲存排泄物,待玉米、小麥等作物收割后,用大型機械設備將豬糞作為農肥全部施入農地,不進行其他處理。該模式將養豬糞尿作為肥料資源,不但節省了農肥的投入,還能發展有機農業,增加農場主收益。
 
  種豬和飼料制約產業發展
 
  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和消費國,種豬和飼料市場均缺乏話語權。國內絕大部分商品豬種源依賴進口,本土生豬市場份額極小,大部分中小型養殖場陷入“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循環,即使是大型龍頭企業也難以避免。目前,各龍頭企業也都在育種環節發力,以期未來搶占市場先機。各生豬養殖業上市公司均在種豬上花大本錢投入,牧原股份、雛鷹農牧等均是如此,生豬育種體系主要靠大型企業自己運行。
 
  生豬飼料60%為玉米,20%為大豆。當前在生豬飼料供應和價格問題上,國際市場占主導,我國大豆80%靠進口,是全球大豆購買量最大的國家。此輪“豬周期”在深跌行情時,飼料價格并未下跌,反而受國際行情影響而上漲。同樣,龍頭企業上半年雖然虧損,但相比一般企業還是好過。部分原因在于龍頭企業自己掌控飼料環節,成本控制相對較好。一季度,有些省市的養殖戶一頭豬要虧損400元,上市公司的虧損程度相比要輕。因為他們實行的是養殖基地建設標準化和溯源信息化管理系統,形成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產業鏈,這也是多家豬業上市公司自信能夠度過行業低谷并持續擴張的原因之一。
 
  新興企業將引領行業發展
 
  雛鷹農牧副總裁吳易認為,新一輪社會資本進入養豬業會給生產結構帶來巨大變化,并將繼續改造這個傳統行業。以往養豬的主力是50后、60后,散戶以養育商品豬為主,根據行情變化小進小出,快進快出,有錢賺就養,虧錢就不養。現在,70后、80后成為了養豬的主力軍,他們不但愿意花錢買行業研究報告,而且能融資,懂運作,以現代企業運作提升經營水平。他們能夠負債經營,利用資本杠桿,提高資金效率。這些養殖戶生產飼養階段大多包含母豬、仔豬和育肥豬等,采用自繁自養模式,且普遍重視新技術和學習交流。近幾年行業的種豬質量在提升,豬群大面積疾病在減少。“生豬疫情少了,主力生產階段加長了,行業抗風險能力提升了,‘豬周期’也難以避免地拉長了。但對行業來說是好事,新一代生豬企業主目前正引領行業向歐美的集約化養殖方向發展。”吳易如是說。


信息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