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市食安辦等五部門正聯合開展毛皮動物胴體專項整治活動,嚴禁水貂、銀狐、貉等毛皮動物胴體流入食品和飼料加工領域,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據了解,毛皮動物取皮后的胴體如果流入食品市場,會對市民的飲食安全帶來極大隱患,必須加以嚴控。在此次專項整治活動中,相關部門按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等規定,嚴格開展馴養繁殖許可證的審核審批工作。對準予許可的養殖單位將進行集中檢查,不符合條件的要立即提出整改意見;對未經許可的要納入監管或建檔管理,違法違規養殖的要嚴肅查處取締。
按照《動物檢疫管理辦法》《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管理辦法》等規定,對毛皮動物進行防疫檢疫,做好病死毛皮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不得為毛皮動物胴體出具檢疫證明;嚴肅查處經營和運輸未附有檢疫證明、檢疫標志動物胴體的違法行為。
同時,我市將加大對肉及肉制品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毛皮動物胴體肉及其加工品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對肉及肉制品開展有針對性地監督抽檢,及時公布抽檢結果。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將依法處置。
相關企業應建立健全毛皮動物胴體管理處置制度,嚴格落實毛皮動物集中取皮和胴體無害化處理規定,嚴禁非法出售、利用毛皮動物胴體。
據介紹,在此次專項整治活動中,各有關部門將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毛皮動物養殖、胴體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的執法檢查;強化行刑銜接,相關監管部門發現毛皮動物胴體肉流向肉品加工、流通、餐飲、飼料加工等環節涉嫌犯罪的線索,將立即向公安機關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