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在墊江縣高安鎮河興村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看到,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掛滿枝頭,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菜農們提著菜籃,穿梭在大棚里忙著采摘成熟的蔬菜。
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劉啟德說:“今天能摘70多公斤辣椒,到春節時,價格會更高,每公斤能賣到12元。隔壁棚的番茄也要上市了,一斤能賣2元多。兩個棚春節期間能給我帶來近三萬元的收入。”
該村村主任陳云發介紹,該村從2000年開始種植反季節蔬菜,之前村里沒有特色產業,人均年收入還不足1000元。經過10多年的發展,現在每家都有了大棚,菜農年收入都超過了2萬元,成了名副其實的“蔬菜村”。
筆者了解到,目前河興村還通過土地流轉,引進蔬菜種植合作社在該村集中連片建起了百畝大棚溫室。從2013年起,村里的蔬菜合作社還采取“基地+農戶”的模式吸納周邊上百戶村民入社,大規模種植反季節蔬菜。種植過程中,公司和鎮農服中心派專業技術人員前往指導。同時,公司還免費為種植戶提供種子,并采取統一收購,消除菜農的后顧之憂。
“種大棚蔬菜讓全村村民都走上致富路。”陳云發說,十多年來,該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家家建起了樓房,有的村民還開上了小轎車或在縣城購買了商品房,日子是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