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丹陽水稻“土專家” 大戶高產就靠他

   日期:2015-12-2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508    評論:0    
  秋收結束,家住丹陽市延陵鎮行宮湯巷村的馬鎖寶開心不已。因為按照他研究的“新技術”,村民們種植的水稻畝產達到了650公斤以上,比傳統方法種植的田塊至少多了50公斤。要知道這可是洪水過后(7月3日)才播種的,比正常年份遲了半個多月。
 
  今年61歲的馬鎖寶3年前摸索出水稻種植新法,經自己和鄉鄰試種,不僅高產,而且少施化肥農藥,稻米品質好。今年6月,他已將自己的“水稻旱地及水地直播種植方法”申報了發明專利。
 
  大忙季節

  人家插秧他軋苗
 
  日前,記者前往延陵鎮行宮湯巷村采訪時看到,馬鎖寶擔任技術指導的田塊,稻子長勢喜人,稻穗又多又密,田間不見雜草,而且莖稈粗壯,而附近的田塊稻子成片倒伏。
 
  “這些稻子播種遲了。如果適時播種的話,長勢還要好!”沿田埂踱來的該村74歲的老農馬秋桂介紹說,他去年用老馬傳授的方法種植,畝產達到730公斤。“產量高、不長草,每畝能節省三四十斤化肥,老馬的技術明顯有優勢。”
 
  記者了解到,馬鎖寶發明的水直播種植方法,包括深翻前茬作物秸稈、浸種催芽、稀播育壯秧、田間耕作、田間管理等步驟,其中田間耕作環節最特別:當秧苗長至四葉一心時,每畝施40%~50%高濃度復合肥25~30公斤,然后用旋耕機將秧苗碾軋成行(先橫軋一次,一周后待泥土凝結,再豎軋一次),保留25%~35%的秧苗繼續生長。
 
  “小型旋耕機的防滑輪大約14公分寬。碾軋過程中,通過防滑輪的擠壓使得秧苗的根系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動,相當于傳統的移栽。這樣既大大減少了勞動量,又避免了傳統水稻移栽過程對根系的破壞,促進水稻的良好生長。碾軋進泥土中65%~75%的秧苗,又可直接作為有機肥。同時,通過碾軋使秧田的透氣性得到改善,也把施的肥料帶入土壤中,促進水稻的吸引利用。”馬鎖寶解釋說。
 
  水直播技術的另一特別之處是,田間一直保持深水位,直到灌漿后期才斷水。馬鎖寶說,這樣帶來的好處是:田間不容易長草,不用噴灑除草劑,因為水深,小草缺氧不易生長,水稻發棵早,會把大的雜草“嗆”死;水稻長得快,養得足。加之通過控制施肥時間以及適量施肥,減少了化肥農藥施用量,因而稻子產量高、米質光亮,口感比較好。
 
  樂于琢磨

  種植麥菜也高產
 
  初中畢業后就回鄉勞動的馬鎖寶,多年來一直癡迷于學習和研究農業種植技術。他說,一年365天,他有300天都在琢磨種田。1990年賣雜交稻,糧管所檢后說他的稻子是“特等稻”;1998年,他還在丹陽一工地開運輸車,為研究小麥高產技術,他把麥種帶到工地上催芽。
 
  隨著水稻收割期日漸延遲,在江南小麥因遲播,產量受到了影響。得益于浸種催芽技術,馬鎖寶把小麥的生長期提前了一個月。同樣,他在臘月用農機具在麥田里“開溝”,通過恰到好處的施肥控制“抽大穗”,防止小麥得赤霉病……因而,他種植的小麥畝產量達到了425公斤~450公斤,而不用此技術的小麥畝產只有350公斤。
 
  馬鎖寶種植油菜也有“訣竅”:采用“稀栽法”,控制行距和株距;人家把化肥撒在田里,他把化肥溶解在水里澆灌;人家澆3遍水幼苗才能成活,他澆一遍水即可……這幾年,他種的油菜產量都在300公斤以上,“2013年種了6畝多地油菜,打了4000多斤菜籽。這可是非常罕見的。”
 
  馬鎖寶還清楚地記得,此前,第一次開拖拉機軋苗時,機手膽怯地說,“村里人要罵我們是瘋子了”;種糧大戶嘲諷他,“腦子不好了”;母親也追著罵他,“好好的秧苗把它軋死干嗎?”如今,很多村民看到確實能增產,對他由懷疑轉變為相信,紛紛向他請教。去年秋天,丹陽市農委農技師看過他的水直播后,也認為確實好,估產不低于700公斤。
 
  今年土地流轉后,馬鎖寶不再自己種田,而是當起了職業“技術顧問”,負責指導3個種田大戶170多畝農田的耕種。前不久,在丹徒寶堰、丹陽延陵等鄉鎮承包了近600畝農田的徐法堂等幾個種田大戶專程前來“取經”,徐法堂實地考察后感慨地說,這個“土專家”花了心血了。他種了30多年地,自愧不如。明年他準備推廣馬師傅的技術。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