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多種合作模式,依托各地資源、產業特色,哈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釋放出巨大發展潛能,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這是記者在9月11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政協“加快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協商座談會上獲悉的。
據了解,自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哈爾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迅速發展,已成為帶領農戶共同致富的強有力生產經營主體。截至2014年6月底,哈爾濱市標準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5706個,占登記注冊合作社的54.3%。入社成員26.8萬戶,占農戶總數的22.9%,帶動農戶36.5萬戶。各地農戶創新合作模式,抱團闖市場。他們有的把服務需求相同農戶組織起來,以合作社為載體,為社員提供農資、生產、加工、銷售等一系列服務;有的整村推進,統一生產經營,將全村耕地流轉至合作社,風險共擔;有的以股份合作形式,組成利益共同體;有的由農民帶地入社,民主管理保底分紅,或由技術能人、銷售大戶帶動合作闖市場。2013年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經營收入9.7萬元,人均增收396元。
據介紹,多種模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托各地不同的資源特點形成強大市場競爭力,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他們依托自然資源組成養蜂、中藥材等專業合作社,依托特色產業組成大蒜、胡蘿卜等特色蔬菜和柳編、粘豆包等品牌農產品[-1.48%資金研報]專業合作社,依托龍頭企業組建糧油、肉牛養殖、果業等專業合作社,依托村干部、科技人才、社會優秀人才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這些合作社有效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存在的諸多問題,為新一輪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目前,哈市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已獲得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證58個。注冊商標品牌186個,其中呼蘭大用合作社的“禾下土”牌商標、五常有機稻米“君丹”牌商標、阿城金京稻米“鴨稻米”牌商標諸多品牌,在市場上形成了良好口碑。
據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強勁勢頭,創新了農村金融合作體制,農民在合作社中開展金融互助合作,有效緩解了個人生產資金不足的矛盾,通過嚴密的存借款手續,資金運行更加規范,平抑了民間高利抬款。同時,農業經濟增長方式隨之轉變,農民收入獲得突破性增長。道里區夾溝蔬菜種植合作社帶領500余戶社員采取復種生產,畝收入由原來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8000元,戶均增收兩萬余元,比非社員高出5000多元。
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加快了農業新科技示范推廣普及步伐,帶動了農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提高了農民市場談判地位,培養出一批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