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環經濟產業園江蘇省強民村豐潤蔬菜專業合作社創匯蔬菜生產基地,樸實的24組菜農李忠祥聊起“老外”的飲食習慣和口味時扳起手指,一五一十地如數家珍:“我們的理事長每年都要到外國超市了解‘洋菜籃子’行情。大伙完全按照國際市場標準種菜,‘老外’喜歡吃啥,大伙就種啥,‘老外’喜歡啥口味就按技術員開的方子種植。”今年,豐潤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出口量達到3000噸。
豐潤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808畝,被譽為“洋菜園”。村里無污染型企業,水源豐富,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并且價格平均比國際市場低六成多。強民村人種菜歷史悠久,傳統種植經驗結合國際先進的種植管理新技術,為豐潤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創匯蔬菜提供了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合作社聘請中國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江蘇正大種子公司等科研單位的專家,組成蔬菜產業化科技顧問,來強民村為蔬菜發展出謀劃策,培訓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同時與日本、韓國、荷蘭等國家的蔬菜良種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引進先進的“洋種子”、“洋技術”和“洋管理”。合作社建立了工廠化育苗中心,引進了日本菠菜、日本生菜、荷蘭豆、白山藥、西蘭花等新優品種10多個。蔬菜基地生產廣泛推廣二氧化碳氣肥、有機肥、微肥、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殘留農藥新技術,有效地減少了污染。投資10萬元,建立蔬菜監測中心,加強殘留檢測、預警,保證了無公害品質。基地菜農轉變追求粗、壯、大的傳統種植觀念,學會按國際標準進行種植管理。過去農民種白山藥常以個大粗壯為榮,而日本市場直徑15厘米的最受歡迎,技術人員指導農民加大密植力度,由每畝4000株提高到6000株,生產出的白山藥出口合格率達到95%以上。俄羅斯市場要求大蒜頭直徑必須達到6.5厘米以上,于是農民稀植早播,使產品達到了標準。韓國市場西蘭花要求個頭14公分,長到這一標準,菜農及時收獲。針對每一個蔬菜品種的不同特點,技術人員發放施肥管理“方子”,菜農科學控制肥料結構比例,確保產品口感符合“老外”的飲食習慣。目前,基地生長的“西蘭花”、“日本生菜”、“日本菠菜”、“大蒜”、“白山藥”形成了規模和品牌優勢,成為國際市場的暢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