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種子法頒布以來,我省種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但隨著行業的發展,農戶需求和企業供給信息不對稱等問題越發突出。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下,農業部門積極推動種業互聯網第三方專業平臺建設。省農委種子管理總站負責人表示,面對已經到來的“互聯網+”時代,要進一步激發種業創新活力,優化種業發展模式,提升種業發展水平。去年以來,安徽多家大型種子企業運用“互聯網+”思維,積極創新營銷模式。
開發手機客戶端
11月24日,“隆商通”手機客戶端上線發布會在合肥舉行。針對傳統種子經銷商亟需升級換代的需求,順應經銷商管理越來越規范化的趨勢,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了“隆商通”定兌系統,首先在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蘇、魯、皖、豫15個縣開展試點。
該系統包括電腦客戶端和手機客戶端兩部分,系統首期可以進行定兌業務,零售商管理,提貨、發貨、調貨、退貨,庫存管理,示范戶管理等功能;第二期將開發出對賬結算、活動管理、渠道管理、宣傳促銷品管理、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未來實現經銷商運營管理、其他業務平臺接入、大數據應用等功能;最終實現傳統經銷系統的信息化。
據試點經銷商介紹,系統的使用可以讓農民拿到正規發票,購種更加有保障。對縣級經銷商來說,定兌更加精確,可以隨時查詢到每個零售商的訂購兌現進度;實現精細化的營銷,隨時統計零售商數據,精確到每個村,指導工作方向,針對薄弱、空白村莊,主動下鄉訂購。
隆平高科信息化的核心是改變商業模式、構建更可信的商業關系,從生產分銷模式變成運營農戶的模式,實質上,就是給農民搭建平臺,讓農民更方便的實現種植增收,這樣才能建立牢固的信任關系。
通過“隆商通”定兌系統,構建信任體系,消除信息不對稱、消除庫存、降低經營風險,做到農戶的全程打通,實現對農民的增值服務;通過“農視頻”、”農氣象”、“糧食交易”等種植規劃與管理系統實現品種管理的全程打通;通過內部的質量管控系統的升級換代,實現品種質量控制系統的全程打通。最終實現農戶、適宜品種、適宜區域、規范種植管理、適宜種植環境的五個精準對應,增加農戶收益。
參與組建“愛種網”
8月20日,愛種網在北京正式上線。作為由中國種子集團、隆平高科、金色農華、登海良玉和豐樂種業等11家國內骨干種企和現代種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發起的行業第三方信息和電商平臺,愛種網將為中國種業乃至整個種植業上下游的關聯產業提供一個卓越的平臺,孵化培育優良的商業生態圈,真正打造種業的“互聯網+”時代。
“當前種子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互聯網+’助力豐樂種業拓市場,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有助于升級傳統銷售模式,創新營銷思路和發展方式。 ”豐樂種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是愛種網的11家股東單位之一,目前主要有西甜瓜、玉米兩大類品種在線上宣傳、銷售,下一步是水稻、農化,線上線下銷售同步進行。 ”
據了解,愛種網定位于提供交易、信息和信用服務的第三方大數據平臺,在運營模式上不談顛覆,不排斥傳統營銷渠道和服務渠道,而是充分合作,幫助其提升效率并逐步轉型;在銷售上堅持“三不”原則,即不收取入店費,不參與具體交易,更不從交易中抽取分成。
愛種網把廠家直營作為解決農民購買種子質量顧慮的方式,并在賣種后提供專業的全程技術指導。目前已有安徽隆平、皖墾種業、墾豐種業、中國種子、金色農華、豐樂種業等種子企業的農作物種子產品入駐。
成立“種植幫扶會”
隨著規模化種植群體崛起,企業運用自媒體“互聯網+”思維,創新營銷模式,建立和健全銷售網絡、信息網絡和服務網絡,盡可能地減少層層分銷的中間環節,產品營銷力求直達種植大戶。
2014年豐樂種業成立 “豐樂種植幫扶會”,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組織專家免費為種植大戶、合作社、農場等開展種植幫扶。豐樂種植幫扶會實行會員制,通過互聯網渠道,采用微信、QQ群、電話等三種方式入會。只要作物種植面積在200畝以上,具有機械化規模種植條件,對豐樂科研、品種有興趣的種植大戶均可以入會。到目前,僅在安徽省內,加入豐樂種植幫扶會的種糧大戶已有200多戶。
豐樂種業的做法:一是量身定做年度作物種植計劃,合理安排作物輪作,按時間擬定各作物“農事操作流程”和“技術操作規程”。二是根據區域氣候特點、田塊周邊環境以及機械化、規模種植情況等,制定相應的種植技術服務,并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平臺開展農事提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