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連棟溫室是高效的蔬菜生產設施,既可種菜、又可育苗,推廣這一設施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史口鎮勞家村投資30余萬元,建設了合計5000平方米的2棟新型連棟溫室大棚。
村支書商光彩告訴記者,他計劃利用連棟空間優勢發展立體種植,在種植蔬菜的同時,把桃子、葡萄、草莓等水果一起種進大棚,擴大種植效益,進一步實現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效益化和科技化。此外,還計劃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組織科技示范、培訓,讓更多市民走進大棚,親眼看看綠色果蔬的生長過程,體驗采摘的樂趣,讓更多的農民掌握先進技術,發展高效設施農業。
單棟面積超2000平米抗風能力強
走進勞家村生態農業基地,2棟高高聳立的連棟溫室大棚尤為搶眼,其內部橫豎支撐著近百根方形鐵,還配備有自動翻窗、防蟲網、水簾等通風保溫系統。“每棟由7個大棚組成,總面積2500平方米。”在菜農的引領下,記者走進其中一個大棚,只見這個高度約3.8米的大棚寬敞通達,與普通大棚相比較,連棟溫室大棚由于采用了雙層雙架的鋼結構,具有更強的耐壓性和彈性,使用壽命長,抗風防凍能力強,目前這是東營區內規模最大的薄膜連棟溫室。
安裝自動化系統澆水、施肥一鍵搞定
棚大了多了,澆水、施肥等工作量可見也非常大。對此,勞家村合作社早有打算。社主任帶著記者來到一臺機器旁,指著大棚安裝的自動灌溉系統說,“除了澆水,施肥也由機器代替,我只要在一旁看著就行。”這個連棟溫室是區里的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推廣基地,今年花了20萬元新購進微灌、噴灌設備,既能節省人工,還能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口感。
能自由控制上市時間產量還可提高四成左右
“蔬果種在連棟溫室大棚內,可比正常期產出的蔬果提前成熟。”菜農對記者說。
據介紹,由于棚內溫度分布比較均勻且變化平緩,通過嚴格的溫度管理,可以自主控制上市時間,并可使蔬菜產量提高四成左右。提前成熟的蔬菜售價可以比正常期產出的高出許多,這為菜農搶得了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