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牛是10月14日,我從甘肅省的臨夏市運來,這條牛進場時體重656斤,11月14日,我將這條牛稱了一下,僅用31天,體重達到812斤,一個月長了156斤,平均一天長5斤。”11月20日上午,宜賓江安縣怡樂鎮恒立肉牛養殖場業主陳聲春指著一條正在吃飼料的牛對記者說。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起,陳聲春就開始養雞7年多,進入90年代,開始涉足養牛,沒想到養牛使他連續三年虧損,導致他負債累累。陳聲春說:“導致我養牛虧損的主要原因有三點:1、養殖技術不過關;2、行情不明;3、交通落后。”2002年,陳聲春到重慶打工,也是養牛,他一邊拼命工作,一邊用心學習養牛技術,經過10年的艱苦奮斗,他還清所有債務,2014年10月,他帶著資金與技術,返回家鄉怡樂鎮合理村重操舊業,干起了養牛的老本行。
陳聲春將在重慶學到的養牛技術與自己多年潛心研究的飼料配方付諸行動,特別是采用了將酒糟、油枯、麥麩、精料等7種飼料進行科學搭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經他養殖的肉牛,一天能長3——5斤肉。陪同記者訪的村干部說:“我在怡樂鎮政府告訴別人,陳聲春養的牛,一天長3、4斤肉,沒人相信,認為是在吹牛。”
陳聲春向記者談起自己養牛的絕技:如果從小牛養起,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把架子牛(通常是700斤至800斤)買回來,采用我研究出來的配方飼料進行喂養,就能達到一天長4—5斤;同時,我只喂公牛,不喂母牛,因為母牛到了發情期,不吃不長,還有到處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