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實施菜籽補貼收購政策以來,貴州油菜籽企業和農民逐漸改變觀望態度,油菜籽收購進度明顯加快。
記者從貴州省糧食局了解到,今年夏收之前,受市場油脂行情持續低迷的影響,油菜籽加工企業普遍持等待觀望態度,大多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入市收購的積極性不高。
據統計,截至6月底,全省收購油菜籽6122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6159噸,減少幅度達到70%以上。
國家油菜籽收購補貼政策出臺后,貴州從實際出發,經過認真研究,明確對日加工30噸以上的企業在收購價不低于2.3元/斤的基礎上,按400元/噸的標準給予補貼。本著“企業自愿、自主申報、自擔風險”的原則,全省有19家符合條件的油菜籽加工企業參與了油菜籽補貼收購。
從收購情況來看,開始上市時收購進度緩慢,企業和農民均持等待觀望態度,補貼政策落地后收購進度明顯加快。截至10月底,貴州全省收購油菜籽超過12萬噸,其中19家參加補貼收購的油菜籽加工企業收購量占70%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到政策的支撐,貴州省內油菜籽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開工生產的企業增多,收購價格絕大部分保持在2.3元—2.4元/斤之間,沒有出現拒收限收和向農民打“白條”的現象,對保護農民利益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