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快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意見》,規劃建設魯中南、魯東、魯西北3個特色經濟林產業區,采取新建與改造相結合,高標準打造一批特色經濟林示范基地,到2020年新建特色經濟林基地500萬畝,推動特色經濟林種植向優勢產區集中,產品向中高端發展,產業向全產業鏈延伸。
按照規劃,魯中南經濟林區重點發展核桃、板栗、扁桃、大棗等,到2020年新增種植270萬畝。魯東經濟林區主要發展木本油料、果品、飲料等產業,重點發展板栗、核桃、柿子、杜仲、玫瑰、花楸等,到2020年新增種植70萬畝。魯西北經濟林區主要發展木本油料、果品、工業原料等產業,重點發展圓鈴大棗、金絲小棗、冬棗、油用牡丹等,到2020年新增種植160萬畝。
山東要求,按照“適地適樹、良種栽培、規模種植、科學管理”要求,采取新建與改造相結合,高標準打造一批特色經濟林示范基地,到2020年新建特色經濟林基地500萬畝,重點縣達70個,萬畝以上基地達500處。大力培育經濟林產業標準化示范縣,扶持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標準化示范園區、高標準示范園和科技示范戶,到2020年建成200處省級特色經濟林標準化示范園,帶動100個特色經濟林示范大戶。支持加工企業在主產區建立原料林基地,發展“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產業化模式,重點培育100家特色經濟林龍頭企業、100個經濟林合作社示范社,到2020年貯藏能力達760萬噸、加工能力達500萬噸。重點扶持50個大中型特色經濟林批發市場升級改造,提升批發市場服務功能。
山東提出,要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揮政府資金激勵引導和杠桿放大效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發展特色經濟林產業。大力發展林權抵押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增加信貸資金規模。把特色經濟林貸款納入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為龍頭企業、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貸款提供信用擔保服務。